[发明专利]一种管桩混凝土下料自动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969.0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7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五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1 | 分类号: | B08B9/051;B08B9/032;B28B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黄宇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自动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混凝土下料自动清理装置,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包括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至固定块内部的连接管,所述下料管的顶端位于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喷头,所述排水管的另一侧设置有二号连接杆,且二号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一号转环,所述二号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二号连接杆一端的二号丝杆,且二号丝杆的外侧位于二号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二号限位块。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块、正反电机、旋转电机、蓄电池,可通过拿取固定块对该装置进行移动,通过正反电机的运作使该装置通过转轮移至下料管的内侧,以此便可简便的对下料管的内壁进行清理同时还便于拿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桩混凝土下料自动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年底,全国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生产各类管桩2.5亿米左右,产值达300多亿人民币,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也近250亿元,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
在制作管桩时需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此时便会用到下料管使混凝土沿着下料管进入模具内,在使用结束后需对下料管进行清理,以此防止混凝土附着在下料管的内部影响下次使用。
一般的清理装置结构复杂且体型较大,运作起来极为繁琐;同时清洁效果较差,无法对不同规格的下料管进行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体型较大导致运作不便、清洁效果较差、无法对不同规格的下料管进行清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管桩混凝土下料自动清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桩混凝土下料自动清理装置,包括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至固定块内部的连接管,所述下料管的顶端位于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一侧设置有喷头,所述排水管的另一侧设置有二号连接杆,且二号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一号转环,所述二号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二号连接杆一端的二号丝杆,且二号丝杆的外侧位于二号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二号限位块,所述二号丝杆的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排水管的外侧设置有一号齿轮,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位于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且固定块的内部位于蓄电池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位于固定块的上方设置有二号齿轮,所述固定块的外侧设置有一号连接杆,且一号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一号丝杆,所述一号丝杆的外侧位于一号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一号限位块,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一端位于一号丝杆的外侧设置有二号转环,所述一号丝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放置仓,所述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连接块内侧的蜗杆,所述连接块的内侧位于蜗杆的一侧设置有蜗轮,且蜗轮的一端设置有转轮。
优选地,所述正反电机、旋转电机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正反电机、旋转电机均与外界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号转环与二号连接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二号转环与一号连接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号转环与二号转环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二号丝杆、一号丝杆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与一号限位块、二号限位块相契合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与连接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轮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外侧的卡齿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一号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一号连接杆沿着固定块的竖向中轴线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桩生产余浆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填充假体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