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陶瓷原料可塑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764.2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7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高岭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B28C1/16;B28B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陶瓷原料 可塑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陶瓷原料可塑性的方法,将玉米淀粉、交联淀粉或木质素磺酸钠这几种化合物中的一种,以陶瓷原料重量的0.2%~0.8%的比例添加到陶瓷原料中。本发明通过调节化合物的添加比例,可提高陶瓷原料的可塑性,同时不影响干燥收缩。该方法使用的材料简单易得,操作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化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金属矿的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陶瓷原料可塑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塑性是保障陶瓷产品进行可塑成型的先决条件,是陶瓷原料能够制成不同陶瓷产品的工艺基础。可塑性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起塑化跟结合作用,它赋予坯料可塑性和注浆成形性能,保证成瓷前干坯强度及烧后的各种使用性能,它们是成瓷的基础。若陶瓷原料的可塑性不足,则坯料成形时开裂较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设计出一种提高陶瓷原料可塑性的方法,将陶瓷原料的可塑性指数提高20%以上,同时不影响干燥收缩。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陶瓷原料可塑性的方法,步骤一:将以下几种化合物:玉米淀粉、交联淀粉或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以陶瓷原料重量的0.2%~0.8%的比例添加到陶瓷原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压滤成泥饼;步骤二:控制步骤一所述的泥饼水分为23.5%,测量干燥收缩,并用微电脑可塑性测定仪通过可塑性指标法测量泥饼的可塑度。
优选的,步骤一所述化合物添加到陶瓷原料中的添加方式为:将化合物溶于水中或在水中搅拌均匀,添加到质量浓度为15%-25%陶瓷原料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
本发明通过调节化合物的添加比例,可提高陶瓷原料的可塑性,同时不影响干燥收缩。本发明使用的材料简单易得,操作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化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陶瓷原料重量的0.6%的玉米淀粉在少量水中搅拌均匀,添加到质量浓度20%的陶瓷原料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压滤成泥饼。控制泥饼水分为23.5%,测量干燥收缩,并用KS-B型微电脑可塑性测定仪通过可塑性指标法测量泥饼的可塑度R1。
实施例2
将陶瓷原料重量的0.8%的交联淀粉在少量水中搅拌均匀,添加到质量浓度15%的陶瓷原料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压滤成泥饼。控制泥饼水分为23.5%,测量干燥收缩,并用KS-B型微电脑可塑性测定仪通过可塑性指标法测量泥饼的可塑度R2。
实施例3
将陶瓷原料重量的0.2%的木质素磺酸钠溶于少量水中,添加到质量浓度20%的陶瓷原料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压滤成泥饼。控制泥饼水分为23.5%,测量干燥收缩,并用KS-B型微电脑可塑性测定仪通过可塑性指标法测量泥饼的可塑度R3。
实施例4
将陶瓷原料重量的0.4%的交联淀粉溶于少量水中,添加到质量浓度15%的陶瓷原料浆料中,混合搅拌均匀,压滤成泥饼。控制泥饼水分为23.5%,测量干燥收缩,并用KS-B型微电脑可塑性测定仪通过可塑性指标法测量泥饼的可塑度R4。
上述实施例的可塑度R及干燥收缩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可塑度R及干燥收缩对比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陶瓷原料中添加了不同比例的化合物后,陶瓷原料的可塑度均提高了20%以上,同时105℃干燥收缩率,1280℃烧成收缩率和总收缩率并未受太大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高岭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岩高岭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