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1244.1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2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韩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散热 风道 服务器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模块、主风道模块、子风道模块、风量调节模块和测试平台;
所述主风道模块分别与风扇模块和子风道模块连接,风量调节模块与子风道模块连接;所述测试平台用于承载待测主板;
所述风扇模块包括风扇和风扇转速调控模块,风扇转速调控模块控制风扇的转速,风扇将其产生的气流送至主风道模块;所述子风道模块将气流从主风道模块中引出,并送至待测主板的CPU处;
所述风量调节模块上设有硬件监测芯片、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挡风板,挡风板设于所述子风道模块内;所述硬件监测芯片监测待测主板的CPU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到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根据温度数据计算出挡风板角度调节参数;所述风量调节模块通过挡风板角度调节参数调节挡风板的角度,进而调节子风道模块内的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模块上还设有平台环境式控制接口、数模转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伺服电机;所述硬件监测芯片通过平台环境式控制接口读取待测主板的CPU的温度信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对硬件监测芯片读取的温度数据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将数字信号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发送到数模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将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发送到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用于将模拟信号放大并发送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根据放大后的模拟信号对挡风板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转速调控模块设有档位旋钮,档位旋钮设有与所述风扇转速对应的档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模块固定在所述测试平台上方,主风道模块设有若干子风道接口,所述子风道模块可拆卸的安装在子风道接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风道模块包括若干子风道,子风道对应待测主板上的CPU设置,所述风量调节模块根据CPU温度数据控制每个子风道内的气流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包括供电开关和承载面,所述待测主板放置于承载面上;所述供电开关对待测主板进行供电隔离,供电开关通过单独线缆引入电压,再通过测试机台内部走线方式分别对风扇模块和风量调节模块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主板放置在测试平台上,将待测主板上的CPU通过平台环境式控制接口与硬件监测芯片连接,对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对应CPU型号的数字信号处理的预设;
将子风道模块的子风道固定到对应测试主板CPU的位置;
将测试平台上电,对风量调节模块和风扇模块进行供电;
硬件监测芯片监测待测主板CPU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送给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根据预设信息和温度信息,执行数字信号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传输到数模转换电路;数模转化电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并发送到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发送到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根据模拟信号控制挡风板转轴的转动,带动挡风板进行翻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模块对主风道模块送风,初始状态时子风道模块内挡风板与子风道闭合;当挡风板与子风道完全打开时,若不能满足CPU的散热需求,则调节风扇模块的档位旋钮来改变风扇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独立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模块设有若干子风道接口,根据测试需要将子风道通过子风道接口安装到主风道模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12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光栅编码器信号生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曲面非均匀图像配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