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件表面的油浸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4231.1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含山县龙顺机械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B05C3/09 | 分类号: | B05C3/09;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件 表面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表面的油浸设备,包括加工箱、内置箱、油浸箱和安装架;抽油泵将储油腔内部的油体抽向外部的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内,使得油浸海绵内浸出油体滴向放置的汽车零件,对汽车零件进行充分的浸润;在汽车零件油浸过多后会有一部分的油体滴落遗留在卡接放置盘上,当油体累积过多后下落在支撑架上会通过支撑架上的漏油孔和下漏槽下漏到油浸槽的内部,在配合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的抽取,能够实现油体的可循环使用;加工箱两端的侧壁面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与安装腔和上循环管以及下循环管贯通循环的换气孔,能够对循环利用的油体在抽取的过程中进行换气降温;提高装置的功能效果,使得装置的使用性能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零件表面的油浸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
但是现有的汽车零件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集配运输,运输集配的时候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油润,因为汽车零件在长时间的空气暴露中容易发生氧化;在油润的时候油体浸润过多也容易发生浪费无法进行回收循环使用。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汽车零件表面的油浸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件表面的油浸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零件表面的油浸设备,包括加工箱、内置箱、油浸箱和安装架;所述加工箱的内部下侧一体开设有内置箱,加工箱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油浸箱,油浸箱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折弯状的固定杆,固定杆的外侧均与加工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油浸箱的两侧均贯通安装有连接油管,连接油管的另一侧均贯穿延伸至加工箱的内部,内置箱的下部中间位置贯通安装有出油管,出油管的下部贯穿延伸至加工箱的内部下侧,出油管的贯穿端上固定安装有抽油泵,抽油泵的两侧均贯通安装有螺纹状的下循环管,下循环管的另一侧上部均一体贯通安装有上循环管,上循环管的上部均与连接油管的贯穿端之间相互贯通设置;
内置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梯形支撑架,支撑架的上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卡接放置盘,支撑架上侧的四个倾斜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漏油孔,漏油孔均与内置箱之间贯通设置,内置箱上部外侧四个界面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下漏槽;油浸箱的内部开设有油浸槽,油浸槽的内部下侧安装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出油孔,出油孔的下侧贯穿延伸至内置箱的下部下侧,出油孔的贯穿端上固定安装有油浸海绵,支撑架的上部卡接安装有与油浸海绵对应设置的卡接防止盘;
油浸箱的上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上部活动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前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安装架的下部活动安装有活动轴,活动轴的前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设置的从动齿轮,驱动杆的后端贯穿延伸至安装架的背面,从动齿轮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下部贯穿延伸至油浸箱和油浸槽的内部,升降杆的贯穿端上固定安装有与油浸槽两侧内壁抵接的下压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从动齿轮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升降杆活动安装有连接柱;驱动杆的贯穿端上活动安装有驱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内均呈螺旋状管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加工箱的内部开设有与上循环管和下循环管对应设置的安装腔,内置箱的内部开设有储油腔,安装腔与内置箱和之间储油腔之间隔断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加工箱两端的侧壁面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与安装腔和上循环管以及下循环管贯通循环的换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含山县龙顺机械配件厂,未经含山县龙顺机械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4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