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1025.5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7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谋;施琳颖;林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28;A61L15/40;A61L15/46;A61L15/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血小板 血浆 明胶 聚糖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由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微球、羧甲基壳聚糖以及交联剂制成。该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微球、羧甲基壳聚糖混合,干燥,加入交联剂,反应,得到。本发明提供的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有较好的三维孔洞结构,孔径在20~40um,电镜下可明显看到明胶微球嵌在孔壁上,有利于细胞的粘附、迁移、分化和增殖;敷料的孔隙率高、吸水性强、拉伸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止血都是紧急医疗救治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传统的止血敷料如消毒纱布,不能持久保持创面湿润,有可能造成创面延迟愈合,而且浸透的敷料容易使病原体通过,引起继发感染。另外,败料纤维易脱落,造成异反应,也会影响创面的愈合。
明胶(Gel)是一种水溶性的蛋白质,通常以动物的皮和骨的胶原蛋白为原料经水解得到,通过水解将胶原三螺旋结构转变为无规则链获得的相容性及可降解性良好的蛋白质。明胶在水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可溶解形成具备良好弹性的凝胶,同时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高度分散性等特性。
壳聚糖敷料是当前最被重视的创面覆盖物,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良好的吸水透气性能,能保证创面部位足够的氧含量。同时,壳聚糖可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爬行,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仅能促进伤口的愈合,还对细菌及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上述的优点和良好的性能,都为其作为促创面愈合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的基础。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全血经过离心后得到的富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目前,壳聚糖和明胶联合制备的敷料较为常见,但是将富血小板血浆,与明胶和壳聚糖联合冻干却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敷料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抗菌功能的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第一方面的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和/或第三方面的具有抗菌功能的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在制备创伤修复敷料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由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微球、壳聚糖以及交联剂制成。
所述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的吸水率优选为1800%~4000%;更优选为2500%~4000%;最优选为3380%~3840%。
所述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壳聚糖敷料的孔隙率优选为79%~90%;更优选为81%~90%;最优选为86%~88.9%。
所述壳聚糖、负载富血小板血浆的明胶微球、交联剂按质量比优选为24:(3~32):(960~2400);更优选为24:(3~12):(960~2000);最优选为24:6:1916。
所述壳聚糖的浓度优选为10~50mg/mL;更优选为20~40mg/mL;最优选为40mg/mL。
所述壳聚糖优选为羧甲基壳聚糖。
所述羧甲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优选为80%~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1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