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记本外壳埋钉位置冲孔用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9209.8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余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 外壳 位置 冲孔 定位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笔记本外壳埋钉位置冲孔用定位夹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口,通口的上方放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上方设有埋钉机构,调节板的表面设有三个相同大小的通槽,通槽内活动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限位板,定位板和限位板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固定有牵引带,牵引带的另一端缠绕且穿过第一连接块,并且牵引带延伸至支撑板的下方与固定支座固定相连,调节板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本发明通过牵引带的连接来提供夹具固定的力,使夹具的弹力性能变化不会对笔记本外壳固定的松紧程度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记本电脑外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外壳埋钉位置冲孔用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中文又称笔记型、手提或膝上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
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且基于信息时代的逐渐完善,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保有量也越发增多,因此高品质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当今各企业争相研发的必要技术,笔记本电脑直观的质地即是由外壳上显示出来,而由于人们的品质需求逐渐提高,采用不同材质进行外壳件加工,是提升外壳件品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铝基板进行笔记本外壳制作,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加工方法之一,铝基板材料由于其质感及美观度都是现阶段相对较为高品质的,因此市场保有率很大。
铝基板制作的笔记本外壳在实际后续的精加工中,在笔记本电脑外壳注塑件的指定位置进行螺母埋钉是其中一道工序,现有的埋钉定位装置大多是使用弹力夹来进行定位和夹持,而弹性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发生弹力性能的变化,同时这样的夹持方式对工件的松紧程度无法调整,过紧可能会损伤工件,而过松会导致定位不稳定让埋钉发生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笔记本外壳埋钉位置冲孔用定位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笔记本外壳埋钉位置冲孔用定位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设有通口,所述通口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对称分布的固定杆和底板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上方设有埋钉机构,所述调节板的表面设有三个相同大小的通槽,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对应通槽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支座,所述通槽内活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方对称固定有两个转动支座,所述转动支座之间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定位板和限位板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定位板的上方对应第二连接块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固定有牵引带,所述牵引带的另一端缠绕且穿过第一连接块,并且所述牵引带延伸至支撑板的下方与固定支座固定相连,所述调节板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下方,并且液压伸缩杆的输出轴贯穿通口并延伸出去与调节板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埋钉机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通过对称分布的支撑杆与底板固定相连。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缓冲垫。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带与支撑板相接触的地方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与牵引带相抵。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液压伸缩杆可使调节板上下移动,而牵引带会随着调节板移动的过程束紧或松开,在牵引带逐渐收紧的同时,定位板和限位板会向笔记本外壳的那一侧收紧压缩,将笔记本外壳牢牢夹持在调节板的表面,这样在对应不同材料制成的笔记本外壳时,可调整对其的夹持的松紧力度大小,避免了过紧工件损伤和过松定位偏移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9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