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省纱线的双针床贾卡提花机的送纱装置、经编机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2556.8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雨;葛晓逸;卓丽琼;林亚妹;邓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32 | 分类号: | D04B27/32;D04B27/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池明霞;林祥翔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省 纱线 双针床贾卡 提花 装置 经编机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节省纱线的双针床贾卡提花机的送纱装置、经编机及其应用。将原来两个半把贾卡梳栉的经轴盘头送纱方式改变为两个半把贾卡梳栉都由纱架送纱方式消极送纱用于提花,四把地梳仍旧采用原来的经轴盘头送纱方式积极送纱形成地组织。其中,导纱针循着地组织的编链衬纬构成网孔区域或导纱针做相邻两织针之间的衬纬,织针间隙被2根延展线所覆盖,在所需织造的鞋面或服装面料的边角料区域形成稀薄的区域。这样,不仅可以维持整幅布的稳定性,而且大大降低了边角料区域的原料纱线浪费,与采用原来的装置生产相同的面料相比,边角料区域的纱线减少了69%,为相关面料生产企业提供了节约生产成本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节省纱线的双针床贾卡提花机的送纱装置、经编机及应用。
背景技术
经编机在正常运转时,经纱从经轴上退绕下来,按照一定的送经量送入成圈系统,供成圈机件进行编织,这样的过程称为送经。完成这一过程的机构称为送经机构。送经机构分为消极送经和积极送经两大类。所有的纱架供纱都是消极式系统,每根纱线的张力通过纱线张力器的重力来控制。由经编机主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经轴回转进行送经的机构称为积极式送经机构。经编机的主要成圈机件有织针、导纱针、沉降片和压板。梳栉是其上安装有导纱针、引导带动纱线做垫纱运动的装置。经纱穿过导纱针的孔眼,随梳栉一起运动而绕垫在针上,通过织针、沉降片等成圈机件的相互配合运动而织成织物。
飞织一体鞋面就是利用3D一体成型技术采用全新的编制工艺一体针织成型的单层或多层鞋面。后期生产中将飞织一体鞋面直接和鞋底成型,大大减少了传统鞋面的各种工序,能够节省九成的鞋面针车工,大幅提高了鞋面生产效率,颠覆了传统运动鞋的生产方式,因此近几年飞织一体鞋面生产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用双针床经编机进行鞋面量产的时候,经编机的工作幅宽可供多片鞋面并排排列,整幅布上除了鞋面料以外,剩余部分为连接用的非鞋面区域边角料。在后期整理时,只需沿一片整体式鞋面的轮廓将其裁剪下来,将多余的非鞋面区域边角料丢弃或回收利用。
在如下文献中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8914361A“一种超织的鞋材面料”公开了一种由压纱型双贾卡经编机织造,压纱前两把分离贾卡提花梳形成浮雕压纱花纹,纱线绕在线圈根部,相互压制,织物牢固结实。压纱板后有编链线圈,套串住压纱前的纱线,织物组织紧实。压纱板前的两把分离贾卡提花梳,贾卡提花功能相互搭配使用,根据不同部位设计其厚薄以及网孔,例如可以形成透气孔,鞋带孔,轮廓边缘稀薄便于裁剪等。可以穿多种颜色原料,可以提花成丰富的图案以及所需的商标等。采用涤纶原料,涤纶具有强度高,干湿状态一致,弹性好,耐磨性好,耐光性好,所以形成的织物适合户外复杂环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134221U“一种经编填充囊织物”公开了一种经编填充囊织物,其为双针床织物,由表层布面与底层布面组成,该表层布面的一分部与底层布面的一部分一体连接形成整体布片,表层布面的另一部分与底层布面的另一部之间无连接而形成填充囊。本产品为双针床织物,通过控制梳栉的垫纱运动,使织布具有独特的外观与结构,按照设计方案,使得梳栉分别在各自靠近的针床上垫纱成圈,互相无任何牵连,各自成为单针床织物,再通过变换各梳栉的垫纱运动使两面织物产生连接,以形成整体布片。两层织物之间无任何联系的局域也就是填充囊形成的地方;后期再通过填充的方法使得鞋面布的功能性增多。
但纵观目前的经编飞织一体鞋面生产工艺,由于提花贾卡和底梳都用经轴盘头送经,在编织一体鞋面坯布和边角料处时送经量恒定,因此,下机的整幅宽布面料中边角料处的损耗较大。有的通过调整送经张力会因操作不当导致整幅布的稳定性下降,总之,在保证下机幅宽稳定的基础上和节省纱线用量方面急需取得技术突破。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2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