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1488.3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任建东;吴立云;芦晓伟;龚爽;王浩;代杨;吴怡恒;李东印;袁瑞甫;王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张宏闯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采空区 地表 沉降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装置,其包括监测放置筒、顶盖、挂钩、稳定锥、锚杆以及多向监测组件,其中,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监测放置筒的顶部,且所述顶盖的上方固定有挂钩,以便通过挂钩将监测放置筒放入预钻孔中,所述监测放置筒的底部还固定有稳定锥;多组所述多向监测组件沿着同一轴线间隔排布在监测放置筒上,且其间距与相邻岩层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所述多向监测组件的监测端与锚杆相连,所述锚杆锚固于预钻孔的侧壁中,从而与岩层紧密相连,监测时,通过锚固的移动带动多向监测组件的监测端,从而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采空区是指在煤矿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或煤矸石等开采完成后留下的空洞或空腔,而在煤矿采空区常常会发生地表沉降灾害,在煤矿采空区发生地表沉降会危及附近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需利用相关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确保人生安全以及工程进度。
目前对于地表沉降监测的方式包括使用GPS定位以及水准仪等进行测量,但是GPS定位精度一般,而水准仪的布设成本较高,均不适合大范围使用,现有的还有采用机械式监测的方式,但是其往往仅能够监测地表的沉降而不能够监测整体的偏移等,而沉降往往是发生在偏移之后,因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降监测装置,其包括监测放置筒、顶盖、挂钩、稳定锥、锚固杆以及多向监测组件,其中,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监测放置筒的顶部,且所述顶盖的上方固定有挂钩,以便通过挂钩将监测放置筒放入预钻孔中,所述监测放置筒的底部还固定有稳定锥;
多组所述多向监测组件沿着同一轴线间隔排布在监测放置筒上,且其间距与相邻岩层之间的间距相同,且所述多向监测组件的监测端与锚固杆相连,所述锚固杆锚固于预钻孔的侧壁中,从而与岩层紧密相连,监测时,通过锚固杆的移动带动多向监测组件的监测端,从而进行监测。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多向监测组件包括监测安装筒、沉降监测组件以及水平偏移监测组件,其中所述沉降监测组件包括限位密封座二、传感器、端座二以及弹性伸缩件,所述监测安装筒的内壁上密封滑动连接有限位密封座二,所述限位密封座二的中部固定嵌入有传感器;
所述端座二的中部为通孔状,且其固定于所述监测安装筒的一端,所述端座二的外侧采用弹性伸缩件与滑动楔块相连,所述滑动楔块靠近传感器的一侧固定有触发头,其另一侧与导向组件相配合,使得当监测安装筒以及滑动楔块整体沿着导向组件向下移动时,所述滑动楔块还存在有朝向传感器方向移动的动作,直至触发头与传感器相接触。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框、基座、固定楔块以及连接块,其中所述固定框固定于监测放置筒的内壁上,且所述固定框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采用基座与连接块固定相连,两组所述基座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楔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限位密封座二的中部还嵌入有设置在传感器外部的保护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监测安装筒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有限位滑座,所述限位滑座滑动设置在开设于监测放置筒侧壁上的滑槽中,且所述限位滑座与滑槽之间还连接有支撑弹簧。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水平偏移监测组件包括端座一、固定套、监测器座、触发座以及双向驱动杆,其中,所述端座一固定于所述监测放置筒远离端座二的一端,所述端座一的中部采用夹紧套夹紧有能够滑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靠近端座二的一端固定有监测器座;
所述双向驱动杆滑动穿过固定套以及监测器座与触发座相连,且所述双向驱动杆的另一端与锚固杆固定相连,以便通过锚固杆传递动作;
所述触发座与端座一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监测器座与端座一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14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