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9407.0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0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冯帅杰;周兰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delaunay 三角 构建 方法 | ||
1.一种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读取离散的二维数据;
步骤2:遍历所述离散的二维数据,将包含所有离散点的动态矩形包围盒作为凸壳,构建初始三角网;
步骤3:对所述离散点进行排序,删除重复的离散点;
步骤4:基于插入点混合定位算法,在排序后的离散点中轮流取点插入到所述初始三角网中,构建不断优化的三角网;
步骤5:在所有离散点插入完毕之后,删除与所述动态矩形包围盒顶点相关的三角形,得到目标Delaunay三角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遍历所述离散的二维数据,寻找到离散点中X轴坐标最大的点Xmax、X轴坐标最小的点Xmin、Y轴坐标最大的点Ymax、Y轴坐标最小的点Ymin;
根据Xmax、Xmin、Ymax和Ymin,来建立包含所有离散点的动态矩形包围盒;
基于所述动态矩形包围盒,构建初始三角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采用快速排序算法,将所述离散点按X坐标从小到大排序,其中,X坐标相同的离散点按Y坐标从小到大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步骤4.1:基于插入点混合定位算法,在排序后的离散点中轮流取点插入到所述初始三角网中,并将插入的点与其所在目标三角形的顶点分别连接,得到新的三角网;
步骤4.2:以空外接圆准则为依据,判断共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内是否包含其他点;若包含其他点,则将对角线进行交换,以使得生成的新三角形为Delaunay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
步骤4.2.1:通过插入点P的位置选取点P所在的三角网中的任一三角形,记为当前三角形Ts;
步骤4.2.2:通过三角形面积坐标法求得点P与当前三角形Ts的方位类别,若为γ类,则执行步骤4.2.3;若为β类,则执行步骤4.2.4;若为α类,则执行步骤4.2.5;
步骤4.2.3:若其中某一边的面积坐标为负,则以该边右侧的三角形Ti作为当前三角形Ts,识别点P与当前三角形Ts的位置,若P在当前三角形Ts内,则执行步骤4.2.5;若P不在当前三角形Ts内,则执行步骤4.2.2;
步骤4.2.4:先将当前三角形的顶点V3与点P连接生成有向线段;
对有向线段V3P进行第i次二分,得到中点Pi,找出包含点Pi且与V3P有交点的三角形,记为先前三角形Ts’;i为大于0的自然数;
将有向线段PiP进行第i+1次二分,得到中点Pi+1,找出包含点Pi+1且与有向线段PiP相交的三角形,记为当前三角形Ts;
对比三角形Ts和三角形Ts’是否为同一个三角形,若是同一个三角形,则执行步骤4.2.5;若不是同一个三角形,则继续朝着V3P方向进行下一次二分,直到得到的三角形Ts和三角形Ts’为同一个三角形时,判断插入点P是否在该三角形内,若是,则执行步骤4.2.5;若否,则继续朝着V3P方向进行下一次二分,直到得到的三角形Ts和三角形Ts’为同一个三角形,且插入点P在该三角形内,执行步骤4.2.5;
步骤4.2.5:找到插入点所在目标三角形,结束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94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