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及冷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0492.4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良;黄畅;王倩;张琪;蔡阳;吕俊复;刘吉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2;F28F25/12;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殷开宏 |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多级 冷却 冷却塔 方法 | ||
1.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身(100),所述塔身(100)为回转体;
蓄水池(310),设置在所述塔身(100)下方;
第一接水槽(410),设置在所述塔身(100)与所述蓄水池(310)之间,所述第一接水槽(41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蓄水池(310)的外围;
第一进风口(140),设置在所述塔身(100)下部;
耦合风机组件(200),设置在所述塔身(100)内,所述耦合风机组件(200)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40)上方,所述耦合风机组件(200)的出风方向朝上;
收水装置(220),设置在所述塔身(100)内壁上,所述收水装置(220)位于所述耦合风机组件(200)上方,收水装置(220)朝向所述耦合风机组件(200)的面与所述塔身(100)喉部的内壁面相切,收水装置(220)朝向所述耦合风机组件(200)的面为曲面;
所述第一接水槽(410)与所述蓄水池(310)之间设置有进风通道;
所述第一接水槽(410)为环形接水槽,所述蓄水池(310)为圆形蓄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槽(410)和所述蓄水池(310)之间连接有多根支撑柱,相邻两根支撑柱之间形成有所述进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槽(410)的外径大于所述蓄水池(310)的外径,所述第一接水槽(410)的内径等于所述蓄水池(310)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接水槽(410)和所述蓄水池(310)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水槽(420),所述第二接水槽(420)位于所述第一接水槽(410)和所述蓄水池(310)之间,所述第二接水槽(420)和所述第一接水槽(410)之间设置有所述进风通道,所述第二接水槽(420)和所述蓄水池(310)之间设置有所述进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槽(410)和所述第二接水槽(420)均为环形接水槽,所述蓄水池(310)为圆形蓄水池(3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水槽(420)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接水槽(410)的内径,所述第二接水槽(420)的内径等于所述蓄水池(310)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第一接水槽(410)、所述第二接水槽(420)和所述蓄水池(310)均连通。
9.立体式多级冷却方法,运用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立体式多级冷却湿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冷空气通过第一接水槽(410)和蓄水池(310)之间的进风通道,进入塔身(100)中心区域,与换热组件交换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04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