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废处理系统的制氮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0452.X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剑;万昌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B01D53/26;B01D53/047 |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李英姿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废处理系统的制氮装置,属于管材加工领域,该用于固废处理系统的制氮装置,包括:固废处理室以及设置在固废处理室一侧的支撑底座;还包括制氮机组和除湿机构,除湿机构设置在制氮机组上,所述除湿机构包括:进气装置,设置在空压机的输入端上、加热装置,安装在进气装置的外侧以及吸附箱体,安装在进气装置的上方;所述空压机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除湿机构安装进气口上;注气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废处理室的侧壁上,除湿机构可以将进入到空压机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处理,避免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水分进入到制氮机内后,将制氮机内的分子过滤筛损坏,影响制氮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废处理系统的制氮装置。
背景技术
固废中油田污泥也是需要治理的重点项目,含油污泥因体积庞大,脱水效果差,会占用大量农田,并对周围土壤、水质、空气都将造成污染,因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铬、汞等重金属,还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及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及时有效处理排放,会对水质土壤树木等自然原生态产生破坏并严重影响周围人群的健康;现有技术中将油田污泥放置到离子体火炬燃烧室进行燃烧,离子体火炬瞬间产生上千度高温,火焰穿透力极强,燃烧室内搅拌器不断变换运动方向和搅拌速度,含油污泥顷刻间被火焰包围、炙烤。打开气动阀输入氮气,含油污泥中有机物在高温无氧环境中裂解,生成C、H2、CO、H2O、CH4等可燃气体,由排气口搜集,滤除水分,送至二燃室焚烧处理,实现无污染排放,而有害的病原菌可以直接在高温状态下杀灭。
制氮机中常用的空压机一般采用喷油式螺杆压缩机,部分用户会使用无油螺杆压缩机,或大型装置会配套使用离心式空压机。无论是哪一种压缩机械,当压缩空气被压缩后再冷却,压缩空气中的含水量往往会处于饱和状态。假如压缩空气冷却到40℃,并处于含水饱和状态,那么该压缩空气中的绝对含水量就达到50.9g/m3,这是指压缩状态下的空气中每立方所含的水分含量。这么高的含水量,对于变压吸附系统而言,大量水分进入分子筛中,分子筛将优先吸附水分,而起不到空气分离的作用,还会大大降低分子筛的强度,引起分子筛的粉化,进而造成系统的失效;对于膜分离系统而言,由于饱和状态含水的压缩空气进入膜纤维内部,同样会引起膜系统的失效。尤其是压缩空气来源于喷油式螺杆压缩机的情况下,水分会夹带油分进入系统,从而引起分子筛的中毒或膜纤维的非预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废处理系统的制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废处理系统的制氮装置,包括:固废处理室、支撑底座、制氮机组、除湿机构和注气机构五部分组成;
其中制氮机组,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的上方,所述制氮机组包括制氮机、空压机、储气罐和导气管道,所述空压机的输出端与制氮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氮机的输出端与储气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导气管道与储气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空压机用于压缩空气,制氮机用于对空压机压缩的空气进行筛分过滤,储气罐用于存储氮气;
除湿机构,设置在制氮机组上,所述除湿机构包括:进气装置,设置在空压机的输入端上、加热装置,安装在进气装置的外侧以及吸附箱体,安装在进气装置的上方;
所述空压机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除湿机构安装进气口上;
注气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废处理室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湿机构可以将进入到空压机内的空气进行干燥处理,避免由于空气中含有水分,水分进入到制氮机内后,将制氮机内的分子过滤筛损坏,影响制氮的质量;制氮机组对空气成分中的分子进行筛分,制出氮气,然后将氮气通过导气管道存储到储气罐内,储气罐再通过注气机构注入到固废处理室内,使固废处理室处于氮气环境下进行燃烧,固废处理室用于对固废材料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0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区的智能消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资源绑定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