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9660.8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超;王涵;孙倩倩;王瑞芳;杨爱华;周艳丽;王亚新;岳俊红;姬小红;霍小芳;吴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4F13/08;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中央空调 高效 节能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高效节能换热器,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出风箱、换热箱和进风箱,出风箱和进风箱分别设置在换热箱的上下方,出风箱的顶面上设置有出风口,同时进风箱向对称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进风口;其中,出风箱的内部下端位置还设置有排气扇,排气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出风箱的内壁上,出风箱和进风箱分别与换热箱一体成型连接,换热箱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端开口的换热腔,换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增加气体流通距离的换热机构。本发明通过换热箱、换热腔、换热机构和降噪板的设置,使本装置在保持能耗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换热效率,同时本装置还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央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高效节能换热器,主要用于中央空调工作时的热交换作用。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的换热器是空调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的重要部件,其换热效率将直接影响到空调整体的运行效率,目前换热器一般都是在顶部架设抽风扇,将换热器箱体内的热空气抽出,进而使得换热器内外空气顺畅流动,具体的,空气在换热器中流通时,通过流经冷凝装置可以实现热交换,从而降低空气的温度,但是现有的中央空调用换热器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的中央空调用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因为换热器本身体积的限制,安装在换热器中的冷凝装置本身体积较小,气体流过的路程较短,这就导致换热效果不理想,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是提高冷凝液的流动速度或者提高换热器内部对流的速度,但是上述两种解决办法均提高了工作的能耗;
现有公开文献,CN107421085A-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公开了包括换热箱体、第一排风装置、以及第二排风装置,第一排风装置与第二排风装置平行设置,第一排风装置的出风口与第二排风装置的出风口上下对齐;第一排风装置包括架设于箱体中部的隔板、开设于隔板的第一排风口、以及架设于第一排风口的第一抽风扇,隔板四周的侧壁与换热箱体的内侧壁紧固;第二排风装置包括开设于箱体顶板上的第二出风口,以及架设于第二出风口内的第二抽风扇,隔板与换热箱体的顶板平行设置。此结构设计,通过第一排风装置将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状设置的换热箱体一分为二,并与第二排风装置上下对应,从而起到提高换热器底部对流速度,增加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的目的,上述技术手段虽然可以通过提高空气对流的速度来解决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但是上述技术手段中需要同时安装两组排风扇来进行工作,导致了能耗的增加;
2.现有的中央空调用换热器在工作时,主要通过风扇的工作来带动空气的流通,但是风扇在工作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从而使换热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存在噪声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能耗低且噪音小的用于中央空调的高效节能换热器,解决了现有的中央空调用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和现有的中央空调用换热器工作时存在较大噪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出风箱、换热箱和进风箱,所述出风箱和进风箱分别设置在换热箱的上下方,所述出风箱的顶面上设置有出风口,同时进风箱向对称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进风口;其中,所述出风箱的内部下端位置还设置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出风箱的内壁上,所述出风箱和进风箱分别与换热箱一体成型连接,所述换热箱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端开口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增加气体流通距离的换热机构。
上述设置中的换热机构可以有效的提高气体流通的距离,从而提高气体与冷凝液之间的接触时间,在能耗不便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换热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箱和进风箱内部的气体流通腔均与换热腔呈连通设置,该设置在确保气体正常流通的情况下,将气体的进入、换热和排出进行分离,避免气体之间出现对流而降低换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变换型趣味地埋灯
- 下一篇:一种广场用具有互动性的地埋LED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