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注塑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8291.0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冠美;吕以培;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冠美 |
主分类号: | B29C45/07 | 分类号: | B29C45/07;B29C45/72;B29C45/76;B29C45/17;B01D4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注塑 一体 成型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注塑一体成型设备,包括底座以及模座,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支撑杆顶端之间均设有横杆,每个横杆的一段设有正反电机,每个丝杆上均套设有丝杆螺母,滑杆上设有滑套,滑套的顶端设有步进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有注塑头,模座卡接在模座固定框内,底座顶端位于四个支撑杆外围套设有保护框,门板上设有PLC控制器,泵体的进料口处通过管道连通原料箱,且管道延伸至原料箱的底部,泵体的出料口处贯穿保护框顶端并通过软管与注塑头相连通,保护框较长一面靠近底部处设有散热装置。实现碳纤维注塑一体成型,减少后段加工处理的作业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标准统一,规范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装置技术领域,特备涉及一种碳纤维注塑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碳纤维制品的成型常用工艺为模压,但是模压工艺效率低,产品外观必须经过后续高成本的加工处理,处理出来的产品造型不一致,不能得到类似塑料注塑成型出来的产品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注塑一体成型设备及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注塑一体成型设备,包括底座以及模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柱,所述底座顶端靠近四个拐角处设有支撑杆,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支撑杆顶端之间均设有横杆,每个横杆的一段设有正反电机,每个正反电机的输出端均设有沿着横杆长度方向贯穿其内部的丝杆,每个所述丝杆上均套设有丝杆螺母,两个所述丝杆螺母之间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端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滑套的底部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有注塑头,所述注塑头的正下方且位于底座的顶端设有模座固定框,所述模座卡接在模座固定框内,所述底座顶端位于四个支撑杆外围套设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一端设有门板,所述门板上设有PLC控制器,所述保护框的顶端设有泵体,在保护框远离门板的一侧设有原料箱,所述泵体的进料口处通过管道连通原料箱,且管道延伸至原料箱的底部,泵体的出料口处贯穿保护框顶端并通过软管与注塑头相连通,所述保护框较长一面靠近底部处设有散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框与原料箱之间固定连接,且原料箱的顶端设有注料口,所述保护框与泵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保护框位于散热装置的顶端设有透明窗口,所述保护框远离透明窗口的一面设有出风口 ,所述出风口处设有橡胶瓣,所述保护框与门板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门板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最少设有两个,且出风口与散热装置配合使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滤盖、第二滤盖以及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滤盖和第二滤盖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滤盖和第二滤盖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第一滤盖和第二滤盖上均设有滤网,所述空腔内设有活性炭,所述第二滤盖远离第一滤盖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卡接在保护框的侧壁上,且散热风扇的出风处与保护框内部相连通,所述散热风扇的进风处与第一滤盖和第二滤盖相连通,所述第二滤盖与散热风扇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PLC控制器与散热风扇之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支撑柱与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柱内均设有开口朝下的圆槽,每个所述圆槽内均设有输出端朝下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每个所述支撑柱与第二电动伸缩杆之间均卡固连接,每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万向轮之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万向轮绕地面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最大外径小于圆槽的孔径,且PLC控制器与第二电动伸缩杆之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座保护框在靠近门板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长度等于模座固定框的宽度,在固定板顶端的两侧以及模座固定框的对应位置均设有设有限位插槽,所述模座固定框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的底部设有与两个限位插槽配合使用的限位插接柱,且插接柱与固定卡扣之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限位插槽内均设有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插接柱上均设有与限位槽配合使用的弹性限位凸起,所述固定卡扣沿着长度方向的侧壁上设有拔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冠美,未经黄冠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原材料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