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流式污水强化生物除磷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一体化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983.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军;蒋勇;曲之明;谷鹏超;吕心涛;李权;周桐;王志彬;白宇;刘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04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流式 污水 强化 生物 耦合 厌氧氨 氧化 一体化 系统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升流式污水强化生物除磷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一体化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升流式布水子系统、生化子系统和监测控制子系统。该方法包括:向生化池接种短程硝化絮体污泥和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将污水提升至升流式布水装置,进行进水;进水结束后,进行曝气处理,当氨氮浓度降至阈值时,停止所述曝气处理,进行排泥处理;重复进水过程,同时,生化池顶部的出水排出所述系统;进水和排水结束后,进行水力混合处理,直至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在进水的过程中完成出水,节省二沉池占地,有效提高污水中磷源回收效率和碳源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升流式污水强化生物除磷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一体化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氮、磷过量排放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当代日趋严重,引发人们对水环境污染的高度关注。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用地愈发紧张。目前污水中的磷可以通过化学法高效去除,而氮的去除则以生物法为主。但是化学法除磷会导致污泥产量增加、污泥处理难度增大、处理成本增加等问题,而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曝气和外加碳源的费用较高,且难以达到日益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脱氮除磷成为污水处理行业的难点。
通过特殊设计的升流式布水器,可以保证反应器底部均匀布水。而利用水流压力,进水的同时完成出水,在节省占地面积方面具备优势。节省二沉池占地,缓解人们用地紧张的局面。
强化生物除磷(EBPR)是将活性污泥交替在厌氧和好氧状态下运行,能使过量积聚磷酸盐的聚磷菌占优势生长,使活性污泥含磷量比普通活性污泥高。污泥中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通过对活性污泥的排放达成磷的去除。强化生物除磷可以大幅降低污泥处理费用,同时节省除磷药剂的投加,直接降低运行费用。
厌氧氨氧化工艺在理念和技术上都大大突破了传统硝化-反硝化的工艺框架,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氧化氨氮,生成氮气,利用无机碳为碳源,无须有机物为碳源,从而实现自养生物脱氮。与传统生物脱氮相比,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可减少60%曝气量,100%碳源投加量。厌氧氨氧化工艺已经大规模成功应用于污泥消化液、垃圾渗滤液、养殖废水、医药废水等高氨氮废水处理中,但该技术在城市污水实际应用还有诸多技术难题需要突破。
因此,针对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用地紧张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颗粒污泥难以产生和稳定维持、强化生物除磷不稳定、厌氧氨氧化技术难以实现的问题急需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升流式污水强化生物除磷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一体化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可在进水的过程中完成出水,节省二沉池占地,有效提高污水中磷源回收效率和碳源回收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升流式污水强化生物除磷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升流式布水子系统、生化子系统和监测控制子系统;
所述升流式布水子系统包括:进水箱,进水泵,进水管路和升流式布水装置;所述升流式布水装置包括布水总管,水平布水分管和竖直布水分管;所述水平布水分管为多个,所述多个水平布水分管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布水总管上,并与所述布水总管连通,每个水平布水分管下部均连通有多个竖直布水分管;所述进水箱、所述进水泵、所述进水管路、所述布水总管依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9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