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正线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690.3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7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修亮;王明义;张敬武;张庆发;田利;程芮;王海燕;刘建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B21C51/00;B60M1/28 |
代理公司: | 河北磅礴律师事务所 13139 | 代理人: | 胡欣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正线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正线器,包括一套固定在接触网放线车上的支撑固定底座,其直线电机安装支架上装有直线电机及安装固定系统和集成控制器;一个固定在直线电机正线装置支撑板上的正线装置,其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上底板上装有四个的视觉传感器。智能化正线器随着接触网导线铺设车前进,当视觉传感器检测到接触网导线存在接触线弯曲、硬点等现象时,集成控制器控制直线电机驱动正线装置沿接触网导线往复运动,直至接触线弯曲、硬点等现象消失。该系统可以自动纠正接触线弯曲、硬点问题,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正线设备,尤其适用于接触网铺设用的一种智能化正线器。
背景技术
接触网放线过程经常出现硬弯等缺点,人工调直难度大,且需占用机械台班。中国专利申请201910567564.6公开了一种刚性接触网小张力侧向绕线放线施工方法。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安装有侧向绕线放线架和接触线校直装置张力放线车,侧向绕线放线架上的接触线经接触线校直装置后与刚性放线小车连接,接触线校直装置和刚性放线之间设有牵引支架,牵引支架固定于接触网作业车上,牵引支架的牵引绳与刚性放线小车连接。放线小车前安排专人负责检查调整,使接触线燕尾端位于汇流排开口正下方,平行于汇流排。放线小车后边,左右需各设一工人仔细检查接触线嵌入状况,如发现接触线未完全嵌入汇流排,及时通知作业车司机停车,将放线小车退回到接触线嵌入有问题的地方(张力放线车不得后退),退出此段线,重新用放线小车嵌入汇流排。该专利申请不能实现智能化正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正线器,该系统结构紧凑、易于维护,使用方法简单,可以实现接触网导线姿态的自动调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化正线器,包括一套支撑固定底座,四个视觉传感器,一个正线装置,一个集成控制器,一个直线电机及安装固定系统,若干直线电机内部直线导轨用螺钉,若干直线电机固定用螺钉,若干正线用滚子连接板固定螺钉,若干正线装置固定螺钉。
所述支撑固定底座固定在接触网放线车上,直线电机及安装固定系统通过直线电机固定用螺钉固定在支撑固定底座上;所述正线装置通过正线装置固定螺钉与直线电机及安装固定系统相连;集成控制器固定在支撑固定底座上,根据视觉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信息,控制直线电机带动正线装置沿接触网导线往复运动。
本发明智能化正线器支撑固定底座,包括两个放线车连接固定支架,四个水平限位板,两个第一螺钉螺母组,一个直线电机安装支架,两个放线车连接固定支架底座,若干第二螺钉螺母组。
所述智能化正线器支撑固定底座,其两侧的两个放线车连接固定支架和放线车连接固定支架底座通过第二螺钉螺母组固定在放线车上;两个放线车连接固定支架分别安装在直线电机安装支架下方的沟槽内,其沿接触线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放线车需要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紧邻直线电机安装支架的两端分别放置两个限位板,并用第一螺钉螺母组固定。
本发明正线装置,包括四个视觉传感器安装孔,一个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上底板,一个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下底板,若干连接板,若干个正线用滚子,若干正线装置固定安装通孔。
所述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上底板设有四个视觉传感器安装孔;所述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上底板和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下底板的两侧分别利用若干连接板相连;所述正线用滚子安装在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上底板和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下底板之间;所述正线用滚子固定安装下底板设有若干正线装置固定安装通孔。
本发明正线用滚子,包括一个第一轴承端盖,一个第一锁紧螺母,一个第一套筒,一个第一深沟球轴承,一个第二套筒,一个滚子本体,一个第三套筒,一个第二深沟球轴承,一个第四套筒,一个第二锁紧螺母,一个第二轴承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