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rx、c-Myc、Nr2e1和Mitf-a转录因子组合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86273.9 申请日: 2020-11-17
公开(公告)号: CN112375735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8
发明(设计)人: 徐国彤;田海滨;吕立夏;欧庆健;徐晶莹;金彩霞;高芙蓉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优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079 分类号: C12N5/079;C12N5/071;C12N15/867;C12N7/01
代理公司: 上海政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9 代理人: 辇甲武
地址: 200082 上海市杨***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rx myc nr2e1 mitf 转录 因子 组合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Crx、c‑Myc、Nr2e1和Mitf‑a转录因子组合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iRPE细胞的方法。本发明将四种因子组合,具有抗TGFβ诱导的EMT的功能,并且能够诱导脱分化RPE细胞分化为功能性RPE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rx、c-Myc、Nr2e1和Mitf-a转录因子组合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以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和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丧失而引起视功能损害为共同表现。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AMD的发病率高达11.4%-15.6%。AMD往往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最终会致盲,从而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尽管临床上已开展针对AMD的治疗,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考虑到RPE细胞是单层细胞,且不需要同感光细胞一样要建立突触连接,因而临床上最早采用人眼中分离的RPE细胞来移植治疗以RPE病变为主的AMD,但限于取材困难,一直不能获得广泛的应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可以高效分化为RPE细胞,多个临床试验将ESCs和iPSCs来源的RPE细胞用于治疗AMD。但是研究显示,移植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的原因可能同RPE易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

RPE细胞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结构,体内形成单层柱状六边形结构,并维持顶端到基底端的极性。EMT过程包含上皮细胞之间的胞间连接解体,粘附力降低,细胞失去顶端-基底端极性,获得前沿-后延极性,细胞骨架重塑,形态发生变化,获得间质细胞标记,迁移能力增强。在干性AMD起始阶段,RPE细胞即可发生病变并发生EMT,特别是随着AMD的进展,在地图样萎缩区域周边的RPE细胞发生不规则形态的改变,RPE细胞从Bruch膜上脱离,形成多层结构或迁移进入神经视网膜或进入Bruch膜,RPE细胞表达间质细胞标记分子,细胞极性丢失,上皮细胞功能减弱,获得较强的迁徙能力。而在湿性AMD中,在视网膜下腔及RPE下方会形成脉络膜新生血管组织,导致视网膜下纤维化组织形成。手术剥离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组织中包含RPE细胞及RPE细胞来源的肌成纤维细胞,证实RPE细胞发生了EMT。一旦发生EMT,RPE细胞丧失极性,对感光细胞的支持功能降低,诱发感光细胞凋亡,促进疾病的发展,因而RPE细胞的EMT过程一直是治疗AMD的靶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是经典的诱导EMT的信号通路,是促进AMD疾病发展的重要细胞因子。TGFβ可以激活SMAD2/3的磷酸化,后者入核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RPE细胞发生EMT。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Crx、c-Myc、Nr2e1和Mitf-a转录因子组合的应用,从而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Crx、c-Myc、Nr2e1和Mitf-a转录因子的组合在制备诱导脱分化RPE细胞分化为成熟RPE细胞的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rx、c-Myc、Nr2e1、Mitf-a转录因子组合在制备抗上皮间质转化的试剂中的应用。

上述的应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皮间质转化指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体内上皮细胞的病理过程,所述上皮细胞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过表达Crx、c-Myc、Nr2e1、Mitf-a转录因子组合的试剂在制备诱导间质上皮转化获得具有抗EMT功能的iRPE细胞的试剂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