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告推送方法及人工智能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6113.4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8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单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财富金融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计算 广告 推送 方法 人工智能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告推送方法及人工智能平台,在进行广告推送时,一方面能够对用户画像标签进行用户需求分析,从而确定出用户需求信息,将用户需求信息与数据轨迹识别结果进行配对,能够准确、实时地确定用户需求信息,这样能够确保待推送广告信息与当前用户的用户匹配度。另一方面,通过确定目标推送时段,能够确保在推送广告时不会影响到用户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避免对其他线程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广告推送的用户匹配度,并且能够确保推送广告时不会影响用于对目标智能设备的正常使用,从而减少广告推送对用户的打扰程度。这样能够确保用户对所推送广告的接受程度,进而提高广告的推送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和广告推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告推送方法及人工智能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办公还是娱乐,人们几乎都要依托于电子产品。传统的广告运营模式已经难以适配现目前的“云上时代”。因此,传统的广告推送已经由递推、实体广告转向互联网广告。然而,常见的线上广告推送技术经常受到用户终端拦截,这样影响了广告的推送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告推送方法,包括:
对从目标智能设备中以设定数据爬取间隔爬取的设备响应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得到用户行为数据与当前设备线程状态;
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与所述当前设备线程状态对所述设备响应数据进行数据轨迹识别,得到数据轨迹识别结果;
对所述数据轨迹识别结果中的用户画像标签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得到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对应的当前用户的用户需求信息,将所述用户需求信息与所述数据轨迹识别结果进行配对,得到配对结果,并根据所述配对结果确定待推送广告信息;
确定所述待推送广告信息对应的推送线程运行参数,根据所述推送线程运行参数以及所述当前设备线程状态获得所述待推送广告信息的目标推送时段。
可选的,对从目标智能设备中以设定数据爬取间隔爬取的设备响应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得到用户行为数据与当前设备线程状态包括:
分别将所述设备响应数据输入以完成训练的用户行为分析模型中,得到用户行为分析模型输出的所述设备响应数据对应不同线程日志数据的状态标签描述值;
将所述状态标签描述值大于设定描述值的线程日志数据确定为所述设备响应数据的用户行为数据,并根据所述状态标签描述值确定所述当前设备线程状态;其中,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程序运行数据、用户操作数据以及用户画像标签。
可选的,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与所述当前设备线程状态对所述设备响应数据进行数据轨迹识别,得到数据轨迹识别结果包括:
重复对所述设备响应数据中的当前响应数据段执行以下操作,以确定所述数据轨迹识别结果:
分别确定所述当前响应数据段中每个用户行为数据与上一响应数据段中所有目标智能设备对应的当前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的行为特征差异指数,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行为数据的最大特征描述值;
判断所述最大特征描述值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描述值;
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所述当前响应数据段中所述最大特征描述值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作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对应的当前用户在所述当前响应数据段的待识别行为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对应的当前用户在当前响应数据段的待识别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智能设备对应的当前用户的所述数据轨迹识别结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财富金融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财富金融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1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生物酶组合物及其制剂
- 下一篇:肾内科护理床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