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实时检测蒲黄炭炮制的近红外质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6107.9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包贝华;高明亮;王天舒;陈佩东;张丽;姚卫峰;曹雨诞;程芳芳;单鸣秋;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宋秀兰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实时 检测 蒲黄 炮制 红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饮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梯度辨别法快速实时检测蒲黄炭炮制的近红外质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制备和收集以及两种方式对样品光谱数据的采集;(2)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不同采集方式的特征谱段;(3)采用梯度辨别法建立定性鉴别模型。本发明首次利用基于梯度辨别法的近红外分析的方法对蒲黄炭炮制品质进行客观、迅速、简便以及数字化地评价;为蒲黄炭饮片的生产及质量监管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梯度辨别法快速实时检测蒲黄炭炮制的近红外质控方法。
背景技术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主要产自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湖北。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经辗轧,筛取花粉。蒲黄味甘性平,具化瘀止血通淋之功效,临床用于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眼底出血、皮肤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等。蒲黄主要含黄酮类成分、有机酸类成分、甾体类成分、多糖类成分等,有调节血液系统、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免疫调节、抗炎、镇痛和对子宫及肾脏的影响等作用。
蒲黄生品化瘀力强,炒炭后保留有一定化瘀能力,同时止血功效显著增强。蒲黄炭味微苦性涩,偏于凉血止血,用于各种血证。
炭药炮制是中药的一大特色,中医药理论认为炒炭须存性。目前对蒲黄炭的质量控制仅限定颜色为棕褐色或黑褐色,浸出物不少于11.0%;文献调研发现多以HPLC指纹图谱法对蒲黄炭进行质量评价。存在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同药工对颜色认识不同;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和化学试剂对药物材料进行破坏性的预处理,昂贵耗时的问题且以上各方法均为终端检测,不能实时监测炮制的进程。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具有简单,无污染,无损及可实时在线质量控制的优点。有文献报道使用近红外法预测蒲黄不同炮制品中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为在线评估蒲黄炭质量的实现提供可能。但此方法仅检测蒲黄生品指标性成分香蒲新苷和蒲黄炭中含量较低成分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并不能准确表明蒲黄炭的质量。
中国专利申请CN 111487202 A中公开一种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及其质量控制领域,涉及一种蒲黄炮制过程在线控制的方法,具体涉及以颜色数据作为重要指标作为来控制蒲黄饮片炮制程度的一种判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光测色仪分别测定蒲黄的颜色参数L*、a*、b*值,并以各类饮片的颜色参数、各样品的总色值以及与蒲黄生品标准颜色参数间的色差值、或以判别函数的方法判定蒲黄炮制品的质量。但该方法的准确率和测试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梯度辨别法的快速实时检测蒲黄炭炮制的近红外质控方法,该方法的准确率较高。与传统鉴别方法相比,这种实时快速检测方法能客观、迅速、无损、数字化评价中药质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实时检测蒲黄炭炮制的近红外质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制备:取生蒲黄,炒炭,制得标准炭样品,炒炭不及样品,炒过炭样品;
(2)光谱数据采集:分别以两种方法采集三种蒲黄炭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
(3)对光谱数据进行近红外数据标准化预处理,确定特征谱段;光谱数据预处理公式为:
sdi表示第i个数据,yi表示第i个预处理光谱数据,sdmin和sdmax表示光谱数据中最小值和最大值;
(4)采用梯度辨别法建立定性鉴别模型;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