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苗打标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5518.6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俊;苏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95 | 分类号: | A01K61/95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打标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苗打标机,涉及生物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操作台,操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鱼苗标粗池,鱼苗标粗池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鱼苗标粗池连通的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有筛选斜管,筛选斜管靠近鱼苗标粗池的一端连通有与鱼苗标粗池内部连通的第一游动管道,第一游动管道底部连通有第一回流管道,第一回流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与操作台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回收池。本发明通过第一鱼苗驱赶声波器、第二游动管道、鱼苗固定组件、第一开关阀板和打标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人工逐个对鱼苗进行打标难以快速准确地将标记物打入到鱼苗体内且效率低和容易导致鱼苗缺氧,影响打标后鱼苗存活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标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苗打标机。
背景技术
随着渔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的维持生态发展和渔业经济发展的平衡,国家在最近几年加大了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为了有效的获得鱼类生物的生长规律以及生活习性等生物信息,对鱼类进行标记放流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将需要研究的鱼类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水域,重新捕获时可以研究鱼类的洄游、分布、生长和资源等状况。尤其对于珍惜鱼类资源,这种技术能够较好的跟踪其种群的繁衍情况。对于珍惜的鱼类资源的标记放流一般在人工繁殖的鱼苗身体上进行标记,使用打标枪将标记物打入到鱼苗身体内部,当鱼苗做好标记后然后再放回自然水域中。目前对于鱼苗进行打标主要依靠人工手动进行,在打标过程中鱼苗挣扎跳动,打标人员难以快速准确地将标记物打入到鱼苗体内的预定位置,或者采用现将鱼苗电晕后在打标,但是在此过程中鱼苗有较长一段时间处于空气中,容易导致鱼苗缺氧,影响打标后鱼苗的存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苗打标机,通过第一鱼苗驱赶声波器、第二游动管道、鱼苗固定组件、第一开关阀板和打标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人工逐个对鱼苗进行打标难以快速准确地将标记物打入到鱼苗体内且效率低和容易导致鱼苗缺氧,影响打标后鱼苗存活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鱼苗打标机,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顶部固定连接有鱼苗标粗池,所述鱼苗标粗池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鱼苗标粗池连通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有筛选斜管,所述筛选斜管靠近鱼苗标粗池的一端连通有与鱼苗标粗池内部连通的第一游动管道,所述第一游动管道底部连通有第一回流管道,所述第一回流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与操作台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回收池;
所述筛选斜管远离鱼苗标粗池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回流管道,所述操作台顶部位于第二回流管道的出口下方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回收池,所述第二回收池的一侧面连通有与操作台顶部滑动连接的第二游动管道,所述第二游动管道的出口处下方位置设有第三回收池;
所述第二游动管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与第二游动管道连通的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打标机构,所述第二游动管道内开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鱼苗固定组件,所述限位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贯穿鱼苗固定组件且与鱼苗固定组件传动配合的丝杆,所述第二游动管道上表面靠近出口处和第二回收池的位置均滑动连接有第一开关阀板。
进一步地,所述鱼苗固定组件包括与限位滑槽滑动配合的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游动管道配合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一表面开有若干贯穿橡胶板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游动管道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限位滑槽与丝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收池内远离第二游动管道的一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鱼苗驱赶声波器。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道位于鱼苗标粗池内的一端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鱼苗标粗池内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鱼苗驱赶声波器;
所述排水管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排水管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鱼苗标粗池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道上靠近筛选斜管的一表面设置有水流控制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5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外墙改造用墙面面砖铺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的液压附着式爬升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