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3979.X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8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陆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韦科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1 | 分类号: | G06F21/71;G06F11/30;G06F11/32;G06F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徐莹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自贸区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信息 安全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位于第一箱体内部,第二箱体外侧壁通过多个弹簧与第一箱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箱体的前端于第一箱体前内侧壁滑动配合,第二箱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计算机本体,第二箱体内部底端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风箱和进风箱,排风箱和进风箱靠近计算机本体一端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口;其能够对机体的内部均匀进行降温,提高降温的效果,提高了内部的密封性,提高了其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弹簧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受到受到剧烈震动使内部的设备损坏,保证计算机本体正常工作,延长计算机本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其使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
现有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大多都安装在机箱内,人们往往会重点考虑来自网络的风险,但忽略了本身和外界对其带来的风险,由于机箱的空间较小,系统内设备较多,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聚集在机箱的内部,不便于快速的散发出去,从而导致内部设备出现故障,降低内部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外界的防御的效果较差,降低了使用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第二箱体外侧壁通过多个弹簧与第一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箱体的前端于第一箱体的前内侧壁滑动配合,第二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形成有空腔,第二箱体的顶端、后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套,伸缩套的前端与第一箱体的前内侧壁固定连接,伸缩套将空腔分隔为进风腔和排风腔,第二箱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计算机本体,第二箱体的内部的底端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排风箱和进风箱,排风箱和进风箱靠近计算机本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口,第二箱体的右内侧壁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进风箱内部接通,第一风机的的输入端通过进风管与进风腔的内部接通,进风管延伸至进风腔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风速传感器,进风腔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排风箱的顶端通过排风管与排风腔内部接通,排风管延伸至排风腔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排风腔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有除湿器,第二箱体的内部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温湿度传感器,第三温湿度传感器与第一风机和除湿器电性连接,第二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震动传感器,所述第一箱体的右端的底侧设置有与进风腔内部接通的进风口,进风口的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网,进风口的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一箱体的内部的底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的右端的上侧连通有出风斗,第一箱体的左端的底侧设置有与排风腔内部接通的排风口,排风口的内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网,排风口的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第一箱体的前端设置有维修口,维修口的右端铰链连接有安全门,安全门的左端通过密码锁与维修口的左端连接,安全门前端的左侧镶嵌安装有密码输入器,密码输入器与密码锁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前端的上侧嵌入安装有摄像头,第一箱体的前端的左上侧和右上侧均嵌入安装有多个报警灯。
优选的,所述安全门的前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韦科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韦科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3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