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前夹送辊智能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3894.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8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樊继开;芦强;阮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3/00 | 分类号: | B23D33/00;B23Q7/05;B21B15/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刘晶晶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前夹送辊 智能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前夹送辊智能调节系统以及调节方法,属于机械领域,通过在夹送辊轴的支撑装置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并将该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夹送辊所需要调整的垂直距离,最后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进行执行。本发明所述的剪前夹送辊智能调节系统以及调节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现有夹送辊调节时依赖于主观经验,或者调整后需要专门的仪器测量,不仅调整工作繁琐,而且没有准确的调整参数可供遵循,致使夹送辊的夹紧力过大或过小,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应用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剪前夹送辊智能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剪前夹送辊是高速上钢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之一,夹送辊安装于倍尺飞剪前,夹持轧件送入倍尺飞剪。夹送辊保持轧件速度恒定以保证倍尺剪切的精度。然而夹送辊夹持轧件的夹紧力要大小适中,若夹紧力过小,则容易造成传动打滑,影响传动效率,甚至酿成生产事故,若夹紧力过大,则容易导致轧件过度变形,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夹钢,因而有效监测和控制夹送辊的夹紧力在高速上钢生产线中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夹送辊调节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构件OABC、构件ODE分别是一个整体,且它们在O点以滑块连接且在此点可以相互运动,A、D点为铰接点且固结于机架,构件OABC、构件ODE可分别绕A、D点转动,B、E点为圆孔,上下夹送辊的支撑轴分别从B、E点处圆孔穿过,B、E点同时也是上下夹送辊的圆心。点C为构件OABC与伺服电机驱动电机轴的铰接点,其工作原理为,伺服电机的驱动轴驱动构件OABC的C点,致使构件OABC绕固定点A转动,同时在O点通过滑块驱动构件ODE绕D点转动,致使点B、E处的上、下两个夹送辊同时靠近和远离,且B、E两点同时靠近和远离的距离相等,进而达到夹紧和松开轧件的目的。
然而,现有技术对剪前夹送辊的调节主要依赖于主观经验,或者调整后需要专门的仪器测量,不仅调整工作繁琐,而且没有准确的调整参数可供遵循,致使夹送辊的夹紧力过大或过小,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夹送辊调节时依赖于主观经验,或者调整后需要专门的仪器测量,致使夹送辊的夹紧力过大或过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前夹送辊智能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剪前夹送辊智能调节系统,包括机架、夹送辊调节机构和上下对应设置在该夹送辊调节机构上的两个夹送辊,所述夹送辊调节机构包括构件OABC和构件ODE,该两构件的AB段与DE段长度相等;所述构件OABC的A点和构件ODE的D点分别铰接并固结于机架上,两个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可分别绕A点和D点转动,且两者在O点通过滑块连接并可在此点在外力作用下相互运动;所述构件OABC的B点和构件ODE的E点分别为圆孔,并分别与两个夹送辊圆心处的支撑轴连接,所述剪前夹送辊智能调节系统还包括智能调节装置;所述智能调节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上位机和伺服电机;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夹送辊支撑轴的支撑装置上,其通过线路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线路与上位机和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与构件OABC的C点相铰接,当伺服电机的驱动轴驱动C点使得构件OABC绕A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构件OABC在O点通过滑块驱动构件ODE绕D点作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且构件OABC的B点与构件ODE的E点移动的垂直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连接的线路上还设置有编码器。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剪前夹送辊智能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设构件OABC和构件ODE中的AB段和DE段的长度均为L1,BC段的长度为L2,A点到D点的长度为L,所述的调节方法为:
S1、确定夹送辊调节机构的运动参数关系,以固定点D为调节的参考点,设构件OABC的C点和B点到构件ODE的D点的距离分别为HC和HB,同时确定HC和HB的关系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3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