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坡创面持水固土植被恢复的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79443.0 申请日: 2020-11-16
公开(公告)号: CN114032927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4
发明(设计)人: 周成;范丽娟;张劢捷;陈群;曾红艳;陈晓红;谭昌明;王一冰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成都米尚坊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17/20 分类号: E02D17/20;E02D3/00;E02D5/74;E03F5/04;E03F5/10;A01G17/00;A01G22/00
代理公司: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代理人: 周敏
地址: 610065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创面 持水固土 植被 恢复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创面持水固土植被恢复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坡顶和坡脚各埋设一排锚杆,并且坡顶和坡脚的锚杆两两对应成一列;同时在坡顶开挖横向蓄水(或浆)沟,在坡脚开挖横向排水沟;用扎带将种植容器绑扎成串,将种植容器串两端分别固定在坡顶和坡脚两两对应成列的锚杆上并顺坡向拉紧成列,各列种植容器顺势搁置在边坡创面上;同时在坡脚沿锚杆的成排方向修筑透水挡墙;将弃渣水泥土浆或生态混凝土浆铺设在创面上,固化后使整个边坡创面形成持水固土植被恢复的一个蓄水海绵体。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节约工程成本,提高植被恢复和养护过程中介质的持水保水性,提高边坡创面植被恢复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边坡创面植被恢复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坡创面持水固土植被恢复的简捷省钱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边坡创面植被恢复工程中,目前主要通过先植筋挂网然后再液压喷播的“外挂式”方法,例如挂网客土喷播、挂网基材喷播、挂网植被混凝土喷播等,以实现边坡创面的植被恢复。在一些地区,一般还会采用在边坡创面上人工机械钻孔种植这种“内嵌式”的边坡创面植被恢复种植方式。这些现有方法和技术均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和施工费用高、施工工艺繁杂、创面植被修复后持水保水难度大、养护模式难以持久、植被恢复耐久性差、植被基质层太薄不能生长灌木、现场大量的工程弃渣土不能被利用等问题,以至于边坡创面植被恢复往往会出现“植被恢复雨季生,旱季无水植被荒,最后植被死光光”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边坡创面植被恢复工程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边坡创面持水固土植被恢复的施工方法,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节约工程成本,提高植被恢复和养护过程中介质的持水保水性,提高边坡创面植被恢复的耐久性。

本发明是发明人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579167,41977239)、四川省重点研发基金项目(2020YFS0295)、四川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19YFH0076)的资助而提出。

本发明提供的边坡创面持水固土植被恢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将待植被恢复的边坡创面顺坡整平后,分别在坡顶和坡脚埋设一排锚杆,锚杆与锚杆之间的间距为设定的待植被恢复的边坡创面上植株的沿顺坡向成列的列距,并且坡顶和坡脚的锚杆两两对应成一列;同时在坡顶开挖横向蓄水沟(兼作施工期灌浆沟、降雨截排水沟和养护期灌水沟),在坡脚开挖横向排水沟,在蓄水沟临坡面一侧安插闸式挡板,将蓄水沟与坡面隔开;

(2)把容器苗排成一列,将同一根土工带依次等间距地缠绕过种植容器,并用扎带将种植容器绑扎固定在土工带上,再用硬质罩杯套在每个容器上护苗,形成若干条以土工带串起的种植容器串;将种植容器串拉直呈直线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坡顶和坡脚两两对应成列的锚杆上,土工带上的种植容器顺势搁置在坡面上,形成沿坡向的若干列种植容器并联排列满边坡创面;在坡脚沿锚杆的成排方向修筑透水挡墙,并使锚杆和锚杆上绑扎的土工带埋入透水挡墙中;

(3)配制、拌和弃渣水泥土浆或生态混凝土浆,将拌和好的浆体填满坡顶蓄水沟,取下蓄水沟的挡板使浆体流向边坡创面,控制浆体流量、流速和批次使其从上往下流动时从每个容器之间的空挡穿过,从坡脚往坡顶逐渐淤积、固化、拦挡直至覆盖满边坡创面并填满各植株苗周围空挡,或采用人工敷设或者用喷射机喷射的方式将弃渣水泥土浆或生态混凝土浆均匀铺设在边坡创面上;然后取下种植容器上套的硬质罩杯,露出植株苗。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相邻两种植容器串上的种植容器在边坡创面上间错布置,在坡面上最好呈“三角形”布置,即每个种植容器与其左右相邻两列上的上一高层和下一高层的两个种植容器呈三角形布置。

以便从坡顶蓄水沟顺坡面往下灌浆施工时,便于从坡底开始往坡顶方向控制和拦截顺坡流下的浆体,使其渐进地由下而上地充满容器苗之间的空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成都米尚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成都米尚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9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