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7502.0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和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23/14;B03B7/00;B03C1/30;B30B9/06;B30B9/26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高璇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回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回收电池投放:将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投放于电池回收箱内;S2、回收电池粉碎:将步骤S1中投放于电池回收箱内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粉碎,粉碎时,对电池内的铅酸液进行排除回收;本发明经电池回收箱粉碎后的电池碎渣进入金属分离箱内分离,通过金属分离箱将电池碎渣内的塑料与金属分离;便于分离后的塑料进行统一回收再利用,分离后的金属统一回收后再重新冶炼,提高对电池回收的操作简易性,免去人工筛分的繁琐操作,减轻人工的劳动量,提高对分离的精准度,提高塑料与金属分离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池中含有大量不可再生且经济价值高的金属资源,而且,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外壳是塑料件,具有可再生特性,如果能有效地回收处理废弃或不合格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不仅能减轻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压力,还可以避免造成对金属资源的浪费。
目前,专利号CN201811118528.3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机体、滑轨和切割台,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垫,底垫与机体固定连接,机体的左侧壁设置有电池入口,电池入口与机体固定连接,机体的右侧壁设置有电池出口,电池出口与机体固定连接,机体的顶部设置有台面;在机体的一侧设置电池入口,另一侧设置电池出口,使电池通过电池入口进入切割台上的传送带处,进行切割壳体,最后被电池出口运至分拣台,切割电池外壳时,传送带上的数控切割头通过传动链条控制,在横梁上滑动,对传送带上的电池进行切割,有效节约了人力,降低其回收成本,切割台上涂覆了一层保护层,防止溅落的高温火花对切割台造成破坏。。
上述专利公开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不足之处在于:
原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时,需要将电池外侧的壳体去除,然后对电池内部进行回收,而回收时,一般采用人工对电池外壳去除,费时费力,且人工在切割过程中,电池内部的铅酸溶液会渗出,容易粘附在人工身上,铅酸溶液是高腐蚀性物质,容易对人工造成较高的伤害,影响人工的安全,而铅酸溶液在粘附在塑料件以及金属表面会对塑料件以及金属件的后期加工处理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的铅酸溶液进行分离排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方法,解决原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时,需要将电池外侧的壳体去除,然后对电池内部进行回收,而回收时,一般采用人工对电池外壳去除,费时费力,且人工在切割过程中,电池内部的铅酸溶液会渗出,容易粘附在人工身上,铅酸溶液是高腐蚀性物质,容易对人工造成较高的伤害,影响人工的安全,而铅酸溶液在粘附在塑料件以及金属表面会对塑料件以及金属件的后期加工处理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过程中的铅酸溶液进行分离排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回收电池投放:将回收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投放于电池回收箱内;
S2、回收电池粉碎:将步骤S1中投放于电池回收箱内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粉碎,粉碎时,对电池内的铅酸液进行排除回收;
S3、电池碎渣分离:对步骤S2中粉碎后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碎渣进行分离,使新能源汽车电池内的塑料件与金属件分离。
S4、分类收集:对步骤S3中分离后的塑料件以及金属件进行分类收集,完成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和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和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