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物流用货物自动分类管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6708.1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9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东;王晓丽;贾东明;曾佩佩;侯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物流 货物 自动 分类 管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物流用货物自动分类管理设备,包括主输送带、分类输送带、分类组件,分类组件包括基座、减速电机、转动轴、固定板、倾倒单元、托板、缓冲单元、接近开关、感应块,主输送带用于将货物输送到托板上,感应块进入接近开关的感应范围内,使接近开关产生感应信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货物滑入托板上后,对托板产生下压力,下压力的作用下,使感应块进入接近开关的感应范围内,进而使接近开关产生感应信号,并反馈至外部控制器中,外部控制器判定此时货物重量已达到大重量货物的标准,然后减速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再由倾倒单元驱动托板翻转,使货物由托板上滑落到相应的大重量分类输送带上,实现分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物流用货物自动分类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现代化物流模式。现有的智慧物流在进行运行时,一般需要对重量不同的货物进行分拣,即,对大重量的货物及小重量的货物进行分类。但是现有的智慧物流设备在进行分类时,需要依靠各种传感器的配合,来实现重量分拣,这种方式导致了成本较高,且操作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慧物流用货物自动分类管理设备,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慧物流用货物自动分类管理设备,包括主输送带及设于主输送带出料侧的多个分类输送带,所述主输送带与分类输送带之间设有分类组件,所述分类组件包括设于放置面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竖直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驱动连接由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基座上,且其上端铰接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倾倒单元驱动其沿与转动轴的铰接处转动,所述固定板上方设有一托板,所述托板与固定板之间沿转动轴的轴向阵列设有多个用于对托板下移进行缓冲的缓冲单元,所述固定板顶部安装有接近开关,所述托板底面安装有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接近开关配合使用,所述主输送带用于将货物输送到托板上,在货物重量的作用下,所述托板向下移动,并驱动所述感应块进入接近开关的感应范围内,使所述接近开关产生感应信号。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托板边缘设有向上倾斜延伸的滑道。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倾倒单元包括铰接安装在转动轴上的活动铰座,所述活动铰座上安装有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上驱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固定板一端铰接。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元件为电推杆。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缓冲单元包括竖直设于托板底部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竖直滑配穿透固定板,且其穿出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螺纹套装有限位螺母,所述托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抵顶托板,并驱动所述托板朝上移动。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板上嵌装有衬套,所述衬套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滑配套装在多个所述伸缩柱上。
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件为套装在伸缩柱上的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弹力方向两端分别弹性抵顶托板及固定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货物滑入托板上后,对托板产生下压力,下压力的作用下,使感应块进入接近开关的感应范围内,进而使接近开关产生感应信号,并反馈至外部控制器中,外部控制器判定此时货物重量已达到大重量货物的标准,然后减速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再由倾倒单元驱动托板翻转,使货物由托板上滑落到相应的大重量分类输送带上,实现分拣,设置缓冲单元,避免托板快速下移,导致感应块进入接近开关的感应范围内,导致接近开关产生错误信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6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