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环境取样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6674.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秦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邦鑫海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G01S19/14;B63B35/00;B63B4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环境 取样 监测 设备 | ||
1.一种海洋环境取样监测设备,包括漂浮舱(1)、活动舱(2)、防撞装置(3)、取样锚(4)、测风装置(5)、样品存储装置(6)、联动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舱(1)顶部中心贯穿连接有测风装置(5),且漂浮舱(1)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漂浮舱(1)外圈内壁上开设有防撞装置槽(105),且防撞装置槽(105)内活动连接有防撞装置(3),所述漂浮舱(1)内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4),且蓄电池(104)顶部设有发电机(101),所述发电机(101)顶部设有顶发电转轴(102),且发电机(101)上段机身上设有发电主转轴(103),所述蓄电池(104)两侧的漂浮舱(1)内部轴承连接有联动轴(7),且联动轴(7)两侧的漂浮舱(1)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活动舱槽(106),所述活动舱槽(106)内活动连接有活动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取样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风装置(5)顶部设有进风板(501),且进风板(501)外侧内壁上开设有进风孔(503),所述进风板(501)顶部左侧设有GPS信号器(505),且所述进风板(501)顶部右侧设有信号发射器(506),所述测风装置(5)内部轴承连接有测风转轴(502),且测风转轴(502)底部设有测风转轴螺纹(504),所述测风转轴螺纹(504)与顶发电转轴(10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取样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7)顶部开设有顶齿槽(701),且顶齿槽(701)内设有单向齿(702),所述顶齿槽(701)内的单向齿(702)啮合连接有横向驱动柱(302),所述顶齿槽(701)下方的联动轴(7)轴身上设有齿盘(703),且齿盘(703)上设有单向齿(702),所述齿盘(703)上的单向齿(702)与发电机主转轴(103)啮合连接,且齿盘(703)以下的联动轴(7)上设有啮合螺纹(704),所述啮合螺纹(704)与活动舱(2)顶部啮合连接,所述两侧的联动轴(7)中的单向齿(702)及啮合螺纹(704)为相反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环境取样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齿(702)设立于齿盘(703)和顶齿槽(701)内,且齿盘(703)和顶齿槽(701)内部开设有单向齿舱(707),所述单向齿舱(707)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齿轴(705),且单向齿轴(705)与单向齿(702)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齿(702)底部一端与单向齿轴(705)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单向齿限位板(706),所述单向齿限位板(706)顶部与单向齿舱(70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单向齿弹簧(708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取样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3)中设有防撞气柱(301),且防撞气柱(301)上下两端设有固定轴,所述防撞气柱(301)通过上下两端的固定轴活动连接于防撞装置槽(105)之中,且防撞气柱(301)上端的固定轴内侧设有横向驱动柱(302),所述横向驱动柱(302)贯穿防撞装置槽(105)与联动轴(7)啮合连接,且横向驱动柱(302)位于防撞装置槽(105)的柱身上套接有减震弹簧(303),左侧横向驱动柱(302)末端设有正螺纹,且右侧横向驱动柱(302)末端设有反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环境取样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舱(2)顶部两端设有顶限位柱(201),且顶限位柱(201)末端设有驱动螺纹(202),所述顶限位柱(201)底部与漂浮舱(1)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槽弹簧(204),所述两侧的驱动螺纹(202)呈相反方向设置,且驱动螺纹(202)与啮合螺纹(704)啮合连接,所述活动舱(2)中下部两侧内壁上设有底限位柱(203),所述活动舱(2)底部中央贯穿连接有取样锚(4),且取样锚(4)两侧的活动舱(2)内部固定连接有样品存储装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邦鑫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邦鑫海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66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树脂合成板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