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设备防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5266.9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湖县全的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7C9/20;H02B1/48;H04N5/225;H04N5/781;H04N7/18;H04Q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设备 防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防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防盗装置,包括配电机构、布线机构和防盗机构,所述配电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布线机构,所述配电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盗机构,所述配电机构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底部螺栓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板,所述配电箱的底部开设有入线孔,所述配电箱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该电力设备防盗装置,通过在配电箱的内部设置门禁控制器及电磁锁扣对配电箱的锁扣进行加固,同时设置摄像头,并将门禁控制器和摄像头均与网络交换机进行连接,当发生恶性事件的时候,电磁锁扣非正常打开时则通过网络交换机向机房进行报警,同时摄像头进行录像拍摄,到达了高效防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防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设备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
电力设备为了保证其导电的稳定性,其关键连接部分会使用高导性的贵重金属作为连接点,因为这些金属的价值很高,在未保护的状态下,电力设备经常会被不法分子盗窃,而传统的配电箱,只是通过普通的锁进行保护,这种锁的防盗能力很差且不能对不法分子起到威慑作用。
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电力设备防盗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配电箱防盗能力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防盗装置,具备高效防盗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电力设备防盗能力不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备防盗装置,包括配电机构、布线机构和防盗机构,所述配电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布线机构,所述配电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防盗机构;
所述配电机构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底部螺栓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板,所述配电箱的底部开设有入线孔,所述配电箱的底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配电箱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密封门;
所述布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配电箱内部的屏蔽线槽,所述屏蔽线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理线架;
所述防盗机构包括螺栓连接在配电箱内部的网络交换机,所述网络交换机的顶部放置有光纤收发器,所述网络交换机网线连接有门禁控制器,所述门禁控制器导线连接有电源适配器,所述网络交换机网线连接有摄像头,所述网络交换机网线连接有烟雾感应器,所述密封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锁扣。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通过螺栓与配电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且螺栓贯穿连接孔,所述入线孔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入线孔均贯穿配电箱的底部并延伸至支撑底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散热板插接在支撑底座的前后两端,且插接处设置有卡扣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屏蔽线槽分别位于配电箱内部的上下两侧及侧面,所述理线架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理线架均不超过屏蔽线槽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网络交换机为POE供电交换机,所述光纤收发器通过光纤分别于机房设备和网络交换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适配器通过导线与电气设备上的空气开关连接,所述门禁控制器与电磁锁扣相适配,且密封门的正面还设有与门禁控制器连接的读卡器。
一种电力设备的工作流程:
S1、设备机房的网络设备通过成对的光纤收发器与网络交换机进行连接;
S2、门禁控制器、摄像头和烟雾感应器分别将数据传输至网络交换机;
S3、网络交换机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光纤传输至设备机房;
S4、设备机房对门禁控制器的读卡信息进行储存,同时通过硬盘录像机对摄像头的录像进行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县全的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太湖县全的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5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