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移动式电缆导线取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1405.0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永;贺自成;杨奇锋;张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H01B13/00;H01R43/02;B21F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11104***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移动式 电缆 导线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移动式电缆导线取样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上方的料槽,所述料槽内部设置两个裁断柱和两个定位柱,所述两个裁断柱位于两个所述定位柱之间,所述裁断柱上设置用于将导线截断的裁刀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用于将导线夹紧的压板组,本发明中的电缆导线取样装置用于电缆导线的取样和焊接,其中两个裁断柱可实现导体段的取样,后定位柱可继续拉动电缆,使导线截断处的接触并旋转,焊枪对其进行焊接,本电缆导线取样装置可高效实现导线段的裁剪取样,以及导线截断处的焊接,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对电缆生产具有较强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移动式电缆导线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导体绞合工序启车的时候都要在收线盘这里手动用揺剪钳剪1.5米的成品送到检查站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有些电缆导体大到400平方,截面比较大,剪线很困难,并且会耽误很多时间,且完成取样后,需要导线两个端头焊接起来,以进行继续走线,焊接过程也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线取样困难、耗时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移动式电缆导线取样装置,用于电缆导体的取样和取样后电线的焊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移动式电缆导线取样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支撑架上方的料槽,所述料槽内部设置两个裁断柱和两个定位柱,所述两个裁断柱位于两个所述定位柱之间。
具体的,所述裁断柱上设置用于将导线截断的裁刀组,所述裁刀组包括上裁刀和下裁刀,所述上裁刀和下裁刀分别与裁断柱滑动连接,本发明中,所述裁断柱内部设置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上裁刀与所述螺纹杆上端螺纹配套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下裁刀与所述螺纹杆下端螺纹配套的螺母固定连接,当螺纹杆对应的驱动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上裁刀和下裁刀相互靠近,实现裁断柱对上裁刀和下裁刀之间导线的切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用于将导线夹紧的压板组,所述压板组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与定位柱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柱也设置夹紧组件,用于驱动上压板和下压板相互靠近,完成上压板和下压板对导线的夹持。
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相对面分别设置弧形滑道和接触板,当上压板和下压板接触,两个所述弧形滑道连通,所述弧形滑道内部设置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弧形滑道之间设置滚轮,滑动块内部设置驱动滚轮旋转的滑动电机,所述滑动块与接触板之间设置弹性压杆,弹性压杆内部设置弹性件,所述弹性压杆的弹性满足以下条件:当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无物且相互接触时,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对应的接触板可相互接触。
当上压板和下压板夹持导线时,上压板和下压板接触,两个接触板压住导线接触,滑动电机驱动滚轮,使得滑动块可在弧形滑道中移动,完成滑动块带动接触板旋转,两个滑动块同步转动,实现接触板之间电线的转向。
进一步的,其中位于料槽前侧的所述定位柱为前定位柱,所述前定位柱与料槽固定连接,位于料槽后侧的所述定位柱为后定位柱,所述后定位柱与料槽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中,所述料槽底部设置丝杆,位于料槽后侧的所述定位柱与丝杆上的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实现后定位柱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裁断柱通过转台与料槽旋转连接,当裁断柱切断导线后,裁断柱可旋转,避免上裁刀和下裁刀对后定位柱的移动产生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料槽的底部设置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一侧设置侧支架,所述侧支架顶部设置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工作端固定连接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位于前定位柱的上方,所述工作板的底部设置将导线进行焊接的焊枪和对导线焊缝进行打磨的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1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