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0704.2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荣国城;谭立心;王中文;吴旭东;吴琪锋;刘程洪;刘方;朱玉飞;刘鑫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3/08;G01N29/04;G01N23/00;G01N3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罗晶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壳沉 管自 密实 混凝土 生产 质量 评价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认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各项检测指标;
S2:在混凝土卸料至浇筑设备前进行出机性能检测,并记录出机检测数据,对比步骤S1的检测指标,若出机检测数据符合步骤S1的检测指标要求,则混凝土可进入浇筑设备;若出机检测数据不符合步骤S1的检测指标要求,则混凝土直接弃用;
S3:对于通过浇筑设备后的新拌混凝土,在浇筑至钢壳小隔舱前进行入仓性能检测,并记录入仓检测数据,对比步骤S1的检测指标,若入仓检测数据符合步骤S1的检测指标要求,则新拌混凝土可进入钢壳小隔舱浇筑;若入仓检测数据不符合步骤S1的检测指标要求,则新拌混凝土弃用;
S4:在新拌混凝土进入钢壳小隔舱进行浇筑的同时,按照抽检频率要求随机制作混凝土试件;
S5:在钢壳小隔舱浇筑完成后,检测钢壳小隔舱的脱空缺陷,若脱空缺陷不符合步骤S1的检测指标要求,则进行复检;
S6:对于钢壳小隔舱浇筑过程中制取的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值检测,同时随机抽取钢壳小隔舱进行抽芯检测混凝土强度值;
S7:综合步骤S2、S3、S5和S6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反馈过程中异常点或者不合格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检测指标包括设计指标、行业标准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指标包括新拌混凝土指标、浇筑脱空指标、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28d龄期抗压强度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出机检测数据和入仓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出机检测数据和入仓检测数据调节的关联性,调节混凝土出机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统计分析入仓检测数据,反馈浇筑设备运行参数和出机性能指标的控制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混凝土试件为长宽高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先用冲击映像法检测钢壳小隔舱的脱空缺陷,若脱空缺陷不符合检测指标,再用中子检测法复检钢壳小隔舱的脱空缺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通过钻芯取样,检测取样的抗压强度值和所述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值来评价钢壳小隔舱的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评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钢壳小隔舱浇筑完成的7d后,检测钢壳小隔舱的脱空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07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