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椒毒酚水溶性纳米新剂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69413.1 申请日: 2020-11-13
公开(公告)号: CN112426413A 公开(公告)日: 2021-03-02
发明(设计)人: 胡厚祥;张荣驿;岳荣川;吕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9/51 分类号: A61K9/51;A61K47/36;A61K31/37;A61P9/10
代理公司: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李宏伟
地址: 四川省南***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花椒 水溶性 纳米 剂型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花椒毒酚水溶性纳米新剂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泊洛沙姆和右旋糖肝溶于100ml盐酸中,用乳化器高速乳化,缓慢逐滴加入1g钠盐,继续乳化,然后转移至磁力搅拌器以1000rpm搅拌20h,通过正交试验发现PH为4,泊洛沙姆为0.5,右旋糖肝为0.5时所制备的PBCA纳米颗粒最优;S2、称取处方量的XT、聚乳酸、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溶于一定量的二氯甲烷,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花椒毒酚水溶性纳米新剂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解决其水溶性和靶向性问题,并使其有效克服皮肤,黏膜,细胞膜等生理屏障。避免产生继发性耐药现象,降低免疫应答水平。同时也可用于其他中药成分载体,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椒毒酚水溶性纳米新剂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该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虽然及时进行血运重建挽救了部分急性缺血患者,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I/R损伤削弱了血运重建治疗的疗效,而且多数心肌梗死患者最终都会进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危害着国人的身体健康,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花椒毒酚是一种线型呋喃香豆素,存在于伞形科、芸香科、桑科、爵床科以及鼠李科植物,主要来源于伞形科植物蛇床、白芷等。熔点为252~254℃,分子量为202.16,分子式为C11H6O4,金黄色或米色结晶,可溶于氯仿、乙酸乙酯、DMSO等溶剂,不溶于水。研究发现花椒毒酚具有抗炎、扩张血管平滑肌、抗心律失常和阻滞钙通道的作用。X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黏附分子ICAM-1和E-selectin表达,抑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脑MI/R后中性粒细胞在脑组织中的浸润,抑制局部脑组织炎症反应;增强Na+,K+,Ca2+相关的ATPase活性,降低脑MI/R后脑组织水肿和神经原损伤。本研究通过纳米载体技术,解决花椒毒酚不溶于水的重大技术问题,使之在临床中得到更为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由于花椒毒酚难溶于水,药物提炼效果差,生物利用度低,通过纳米粒子载体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解决其水溶性和靶向性问题,并使其有效克服皮肤,黏膜,细胞膜等生理屏障,避免产生继发性耐药现象,降低免疫应答水平,同时也可用于其他中药成分载体,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椒毒酚水溶性纳米新剂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解决了花椒毒酚难溶于水,药物提炼效果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花椒毒酚水溶性纳米新剂型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泊洛沙姆和右旋糖肝溶于100ml盐酸中,用乳化器高速乳化,缓慢逐滴加入1g钠盐,继续乳化,然后转移至磁力搅拌器以1000rpm搅拌20h,通过正交试验发现PH为4,泊洛沙姆为0.5,右旋糖肝为0.5时所制备的PBCA纳米颗粒最优;

S2、称取处方量的XT、聚乳酸、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溶于一定量的二氯甲烷,用注射器加入到1%PVA水溶液中,超声乳化数分钟,乳液于30℃搅拌挥发3-4小时,挥去有机溶剂,将所得液体放入离心器中于4000r/min离心15分钟,收集上清液即得浅蓝色纳米胶体溶液;

S3、将制得的XT-PCA-NP混悬液置于超滤离心管上4℃离心,5000g离心10min,用重蒸水离心洗涤3次后,用移液枪将膜上的纳米粒浓缩溶液全部取出,用少量重蒸水洗涤膜上残留的纳米粒,合并上述液体并用重蒸水补足至1mL,超声10min后,20000g离心5min,采用HPLC-MS/MS法测定药物含量,按下式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包封率=W1/Wtotal×100%;载药量=W1/WNP×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W1为超滤膜上浓缩纳米粒中花椒毒酚的总量;Wtotal为加入纳米粒中花椒毒酚的总量;WNP为纳米粒总重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9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