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化土地道地苦参的控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6726.1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罗亚勇;张静辉;徐昊;李玉霖;潘成臣;刘继亮;马旭君;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13/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化 土地 道地 苦参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沙化土地道地苦参的控害方法,包括:种苗,种植后封闭除草,病虫害防治:通过秋季及时割除枯茎,彻底清理带病叶片,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以及,对症喷洒农药防治苦参主要病害如叶斑病、白粉病、霜霉病、根腐病和枯萎病等;通过冬季清园消灭越冬幼虫,黑光灯诱捕药田及周边害虫,并结合对症农药诱杀苦参主要害虫如食心虫、钻心虫和野草螟等;通过摩擦种皮和控制播种深度促进出苗、种植后封闭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结合中耕除草控制杂草。本发明提供的沙化土地道地苦参的控害方法,制定了从种苗处理到整个生长期的一整套综合防治措施,使得从种苗前即对苦参种植中的病虫草害进行了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苦参产量和品质,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化土地道地苦参的控害方法。
背景技术
苦参(学名:Sophora flavescens)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苦参根中主要的有效成分是以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为代表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苦参总生物碱消肿利尿、抗肿瘤、抗病原体作用同时抗心律失常调节免疫作用临床上除了治疗常规疾病以外、还用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作用。苦参也是常用蒙药之一,蒙医主要用其化热、调元、燥“黄水”、表疹,治疗瘟病初期、风热、麻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近年又用于治疗非典和肿瘤,以及作为天然绿色动植物杀虫剂的开发使用,使其用途越来越广。
近年来企业纷纷开发以苦参及其生物碱为原料的各种新药。随着苦参用途的不断研究与开发,以及市场开拓和工业生产发展,苦参由传统药用植物已转变为工业植物,对苦参药材的市场需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一直是靠采挖野生资源提供药源,由于过度采挖,使野生资源日渐耗竭,难以维持快速发展工业生产的药源。因此,对苦参进行驯化栽培是解决其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措施。为了提高沙化土地道地药材苦参栽培的经济效益和固沙功能,探索有效控制苦参栽培过程中病虫草害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苦参根产量和苦参碱含量是苦参人工栽培的主要目标。药用植物大面积种植过程中,除了部分因栽培技术水平粗放、种源混杂、退化导致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下降外,中药材病虫草害日趋严重,难以控制,苦参也不例外。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的防治是确保苦参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化土地道地苦参的控害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沙化土地道地苦参的控害方法,其包括:
种苗:苦参种植前,在种植区域上方撒一层草木灰,然后播种摩擦种皮的苦参,播种深度为1.5-2.5cm;
种植后封闭除草剂:苦参播种后,用二甲戊灵80-120ml/亩兑15-25公斤水喷洒至种植区域地表;苗后除草剂:等到苦参出苗后,再在种植区域地表上撒一层草木灰,待苦参发芽长出3片叶子后,用精喹禾灵15-25ml/亩兑3-5公斤水喷洒至种植区域地表;
病虫害防治:秋季及时割除枯茎,彻底清理带病叶片,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和对症喷洒农药防治苦参主要病害,所述主要病害包括叶斑病、白粉病、霜霉病、根腐病和枯萎病,以及,冬季清园消灭越冬幼虫,黑光灯诱捕药田及周边害虫,并结合对症农药诱杀苦参主要害虫,所述主要害虫包括食心虫、钻心虫和野草螟;
中耕除草:苦参封行前,进行松土、除草,并注意培土,防止芦头露出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沙化土地道地苦参的控害方法,包括:对于叶斑病,在发病初期向病株喷洒波尔多液,所述波尔多液包括质量比为160~200∶1的水和硫酸铜,每10~15天一次,或体积含量8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滤波器、固体摄像装置及照相机模块
- 下一篇:玻璃板覆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