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矿山动态建模监测方法、系统、智能终端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5107.0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0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鲁承桂;刘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45;G06F16/248;G06F1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9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矿山 动态 建模 监测 方法 系统 智能 终端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遥感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矿山动态建模监测方法,包括:获取与监测区域相对应的原始高程图;获取气象变化信息,判断气象变化信息中是否包含可导致水土流失的强气象变化信息;若是,则获取当前高程图信息并反馈。解决了监测范围较小、时效性弱小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监测范围大、监测数据时效性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字矿山动态建模监测方法、系统、智能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中,首要的工作是水土流失监测,该工作可以为区域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数据,对区域水土流失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并为政府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建设中的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现有可供参考的公开号为CN10942555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土流失监测系统,包括由砖墙围成的径流小区和位于径流小区底部的沉砂池,所述径流小区底部的墙壁上设有连通沉砂池的排水口,所述沉砂池的底部设有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入口处设有滤网一,沉砂池内设有滤网二,排水口和排水管分别位于滤网二的两侧;沉砂池的侧壁上设有T型槽,滤网二的侧边设有与T型槽适配的凸起,沉砂池底部设有地秤,沉砂池内设有与沉砂池适配的塑料膜,塑料膜适配在沉砂池的侧壁和底部。在使用该水土流失监测系统时,将水从排水管中排走,留下泥沙,可以直接取小部分的样品进行测试,取出滤网二,地秤直接测出总的泥沙量,进而计算总的水土流失量,精减工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在滤网二上设刷子,使其不会被泥沙堵塞,保证水能顺利流过,泥水不会漫出,提高监测精度;将滤网二设为弧形,增加过滤面积,加快过滤速度;监测好后,沉砂池内的泥土可被送回原来的地方,而不会溜走,鼻尖径流小区的水土流失。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种水土流失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较小,不便于对较大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数字矿山动态建模监测方法,具有监测范围大、监测数据时效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数字矿山动态建模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与监测区域相对应的原始高程图;
获取气象变化信息,判断气象变化信息中是否包含可导致水土流失的强气象变化信息;
若是,则获取当前高程图信息并反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遥感技术获取与监测区域相对应的原始高程图,可实现对较大区域的地表海拔信息进行获取,在可导致水土流失的较强气候现象发生后,重新获取对应区域的最新高程图信息,从而对发生强气候现象的区域的表层水土结构进行更新,从而实现较大范围内的水土结构信息的高时效监测。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方法还包括:
比较当前高程图信息与原始高程图信息以获取高程图变化信息;
分析高程图变化信息并反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原始高程图与当前高程图之间进行比对,分析原始高程图与当前高程图之间的区别,从而可获取当前高程图中海拔高度发生变化的区域,进而实现对海拔高度发生变化的区域进行定位、标注,随后将带有标注的当前高程图反馈至显示模块,从而实现指示、提醒的功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高程图变化信息包括海拔落差信息;所述分析高程图变化信息并反馈的具体步骤如下:
分析海拔落差信息,根据海拔落差信息的大小将海拔落差信息分为多个不同的海拔变化等级;
预设与海拔变化等级一一对应的风险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5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鼠急性肺损伤诊断器
- 下一篇:一种矿山爆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