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接头用的自动化输送装置的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4767.7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平;范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捷若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7/02 | 分类号: | B65G27/02;B65G27/34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 接头 自动化 输送 装置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接头用的自动化输送装置的作业方法,包括:通过振动盘振动使处于无序状态的RF接头进入第一螺旋条;第一螺旋条在将RF接头提升后落至第二螺旋条上;第二螺旋条将RF接头以球状部朝向其运动方向运送并落至第一环形轨道;第一环形轨道在其卡位部卡住RF接头的本体部同时将RF接头运送并落至第二环形轨道,此时RF接头的球状部位于杆部的下方;第二环形轨道将位于其第一螺旋槽上的RF接头以球状部背离RF接头运动方向向前运送。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点:能够对RF接头进行限位,能够自动调节RF接头的运动形态,使得RF接头转换成便于后端检测的形态,用于大批量RF接头的输送,输送的RF接头位置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振动盘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RF接头用的自动化输送装置的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振动盘作为一种自动组装或自动加工机械的辅助送料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检测等行业。传统的振动盘只能自动输送零件,不能调整零件在振动盘内的位置,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整才能使零件准确的输送到下道工序,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效率,且当振动盘内零件过多时,会发生零件堵塞现象,不能正常将零件继续输送,导致振动盘停止工作,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F接头用的自动化输送装置的作业方法,其用于解决振动盘内RF接头无法自动调整运行状态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RF接头用的自动化输送装置的作业方法,能够对RF接头进行限位,能够自动调节RF接头的运动形态,使得RF接头转换成便于后端检测的形态,用于大批量RF接头的输送,输送的RF接头位置准确,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RF接头包括本体部、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一侧的杆部、形成在所述本体部另一侧的球状部,所述RF接头用的自动化输送装置的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振动盘的振动使处于无序状态的RF接头进入第一螺旋条;
所述第一螺旋条在将所述RF接头提升后落至第二螺旋条上;
所述第二螺旋条将所述RF接头以所述球状部朝向所述RF接头运动方向运送并落至第一环形轨道上;
所述第一环形轨道在其卡位部卡住所述RF接头的本体部同时将所述RF接头运送并落至所述第二环形轨道,此时所述RF接头的球状部位于所述杆部的下方;
所述第二环形轨道将位于其第一螺旋槽上的RF接头以所述球状部背离所述RF接头运动方向向前运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条、第二螺旋条、第一环形轨道、第二环形轨道均位于所述振动盘内,所述第一螺旋条、第二螺旋条、第一环形轨道、第二环形轨道依次沿所述振动盘的圆周排布。
进一步的,在步骤“所述第一螺旋条在将所述RF接头提升后落至第二螺旋条上”的同时,所述第一螺旋条在将所述RF接头提升后回流至振动盘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第二螺旋条并列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外圆周,所述回流槽用于承接分流出的RF接头并使其重新回到所述振动盘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条的末端连接,所述槽体远离所述第一螺旋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回流槽及所述第二螺旋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轨道沿所述振动盘螺旋下降,所述第一环形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条的下游且位于所述第二螺旋条的下方,所述卡位部的宽度与所述RF接头的本体部的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轨道沿所述振动盘螺旋下降,所述第二环形轨道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轨道的下游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轨道的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流条,所述分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轨道内,所述分流条用于将部分所述RF接头运送至所述振动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捷若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捷若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47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