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苎麻纤维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8445.1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1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秋涵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3/872 | 分类号: | D06P3/872;D06P1/38;D06P1/16;D06M15/53;D06M13/256;D06M13/262;D06M13/328;D06M15/333;D06M23/04;D06L4/13;D06L4/1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肖林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苎麻 纤维 混纺 织物 染整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苎麻纤维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其中织物采用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造而成,两种纤维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40%苎麻纤维,60%棉纤维,采用苎麻纤维的主体长度范围为:40—70mm;染整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织造——煮练——漂白——染色——整理;织造过程主要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整经——浆纱——织造。染色后的苎麻纤维与棉纤维同色性好,降低了织物的强力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染整工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苎麻纤维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苎麻纤维是一种不经常被用于工业的绿色纤维,目前对于苎麻纤维的工业利用手段及方法还比较少。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苎麻纤维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为了提高混纺织物的同色性。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苎麻纤维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其中织物采用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造而成,两种纤维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40%苎麻纤维,60%棉纤维,采用苎麻纤维的主体长度范围为:40—70mm;
染整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织造——煮练——漂白——染色——整理;
织造过程主要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整经——浆纱——织造;
其中浆纱是采用泡沫上浆,浆料发泡剂的组成为: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38wt%,十二烷磺酸钠10—20wt%,月桂醇硫酸酯钠盐5—8wt%,烷基叔胺2—5wt%,硬脂酸胺5—10wt%,上浆浆料为PVA—1799浆料,机械打泡,发泡率在17:1,控制上浆率在10—15%;将织造后的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物进行煮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煮练后的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物进行漂白,其工艺为:40%双氧水15g/L,四乙酰乙二胺10g/L。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染色采用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水浴进行染色,其中选用10g/L分散红、20g/L分散黄棕、15g/L活性黄和5g/L活性红四种染料的拼色配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将染色后的苎麻纤维棉混纺织物进行柔软、定性整理。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本发明制成的苎麻纤维棉混纺织物染色后的苎麻纤维与棉纤维同色性好,降低了织物的强力损伤。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苎麻纤维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其中织物采用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造而成,两种纤维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40%苎麻纤维,60%棉纤维,采用苎麻纤维的主体长度为:56mm;
染整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织造——煮练——漂白——染色——整理;
织造过程主要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整经——浆纱——织造;
其中浆纱是采用泡沫上浆,浆料发泡剂的组成为: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0—38wt%,十二烷磺酸钠15wt%,月桂醇硫酸酯钠盐7wt%,烷基叔胺4wt%,硬脂酸胺8wt%,上浆浆料为PVA—1799浆料,机械打泡,发泡率在17:1,控制上浆率在11%;将织造后的苎麻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物进行煮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秋涵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淮南秋涵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工程的桥梁上部构造预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固件升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