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的筒壁施工方法及筒壁模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4657.2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升逑;温绍启;黄艟;常淑东;吴江;刘中国;谭忠庆;唐昕;钟艳;向晓欢;韦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0 | 分类号: | E04G11/2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强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钢筋混凝土 圆筒 施工 方法 模板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的筒壁施工方法及筒壁模板结构,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其方法是通过把筒壁侧模板加工制作成定型模板、作业平台三角架和吊架,经过反复支模安装拆模拆装来完成整个筒壁结构的施工。该方法简单易学、易于掌握,降低了施工成本,且施工质量有了更好的保证。此外,本发明筒壁模板结构中,采用定型模板支模,保证了模板较高的周转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且由于模板拼缝采用了盖缝措施,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采用三角架附墙拼成的作业平台,取代了钢管脚手架,节省了钢管架的搭设费用,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的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的筒壁施工方法及筒壁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的筒壁施工中,一般是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作为施工作业平台,采用分成支设模板逐级逐层往上施工的方式;或者是采用滑模进行施工完成的。搭设钢管脚手架时,是使用非定型模板散支散拆的方法施工,不仅费用大,而且质量难以保障。而采用滑模施工技术,要有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技术含量高,不易于学习掌握,在施工过程中,对时间的掌握要很到位,否则筒壁混凝土面很容易出现拉裂或有蜂窝麻面的现象,筒壁的混凝土质量难以保障。
综上所述,如何提出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的筒壁施工技术来克服上述问题,是本发明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的筒壁施工方法及筒壁模板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定型模板和工作平台隔层翻上支设的方式来完成筒壁的施工,该施工方式简单易学、易于掌握,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质量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筒体的筒壁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制作子母模板和作业平台;
步骤二:按照施工图和规范要求绑扎完成首层不小于模板高度的筒壁钢筋;
步骤三:在筒壁钢筋绑扎验收合格以后,安装首层子母模板;
步骤四:在首层子母模板上部安装首层作业平台;
步骤五:经过模板和平台的验收合格后,浇筑首层筒壁混凝土;
步骤六:重复步骤一至五,在首层筒壁上方完成第二层筒壁的混凝土浇筑;
步骤七:按照步骤二绑扎完成第三层筒壁钢筋;
步骤八:回头拆除首层模板和首层作业平台,并将拆下的首层模板和首层作业平台支设在第三层筒壁钢筋处;
步骤九:经过模板和平台的验收合格后,完成第三层筒壁的混凝土浇筑;
步骤十:按照步骤二绑扎完成第四层筒壁钢筋后,拆除第二层模板和第二层作业平台,并将拆下的第二层模板和第二层作业平台支设在第四层筒壁钢筋上;以此类推,每完成本层的筒壁钢筋绑扎后,就回头隔一层拆除下面一个结构层的模板和作业平台,直至完成整个筒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可选的,步骤一中,利用胶合板模板整块板制作成筒壁侧模板的单块定型模板,包括子板和母板。
可选的,进行各层子母模板安装时,筒壁钢筋的内、外侧壁分别安装一组子母模板,且每组子母模板中的子板和母板间隔安装;同一层的内、外两组子母模板通过穿墙螺杆固定。
可选的,作业平台采用三角架作业平台,在安装各层模板的同时在相应部位的统一标高安装好三角架作业平台。
可选的,安装三角架作业平台后,在平台上设置用于圆钢穿过的栏杆柱,形成平台栏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