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挤出机压力稳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4384.1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杰;祝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8/25 | 分类号: | B29C48/25;B29C48/30;B29C48/67;B29C48/92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挤出机 压力 稳定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塑料挤出机压力稳定系统,涉及物料挤出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的物料挤出机的出料口无法调节,影响物料回收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出料机头和出料机头内的限流滑套,所述出料机构安装在挤出机的筒体的出料端,所述出料机头的内孔为逐渐缩小的锥形面,所述限流滑套朝向所述锥形面的一端与锥形面相适配,所述限流滑套可轴向活动地套接于挤出机的螺杆上,所述限流滑套与锥形面之间大小可调节的出料空隙。本发明能够对物料挤出机的出料空隙大小进行调节,以确保物料挤出机在内部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适时调节,提升挤出机生产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挤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机压力稳定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造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人们拓展和引入了高分子塑料类材料,使得各种高强度、轻量化以及异形结构设计和产品得以实现,高分子塑料类材料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在高分子塑料类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将高分子树脂材料加工成母粒,再将其通过挤出机加热挤出,再过适当的模具加工成型,得到所需的结构产品。在挤出机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有限且封闭的环境当中加热,再通过螺杆的挤压和运送,将物料挤出至模具当中,形成稳定的原料疏松通道,而在挤出机加工过程中,其内部螺杆对于物料的压力,也影响正常的生产,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部压力不稳定而产生生产不稳定或缺陷的情况。
在高分子塑料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较多的废料,尤其是在对大件样品进行调整和式样过程中更是会产生大量的原料浪费,通常对于废料部分,大部分生产单位会将其回收利用,将其用于特定的产品或式样使用,由于废旧物料当中混杂有更多的杂质和不同成分的物质,在对废旧物料回收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进一步的污染,颗粒当中也可能存在有较大量的空洞间隙,当中混杂有更多的空气,在加工时,不同种类的物料会在相同受热下,会产生不同的膨胀压力,导致挤出机内部的压力存在不稳定的情况,而且在不同压力的情况下,挤出机的出料机构的出料间隙无法进行调节,导致目前的挤出机在生产过程中出料量不稳定,影响生产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塑料挤出机压力稳定系统,能够对物料挤出机的出料空隙大小进行调节,以确保物料挤出机在内部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适时调节,提升挤出机生产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料挤出机压力稳定系统,包括出料机头和出料机头内的限流滑套,所述出料机头安装在挤出机的筒体的出料端,所述出料机头的内孔为逐渐缩小的锥形面,所述限流滑套朝向所述锥形面的一端与锥形面相适配,所述限流滑套可轴向活动地套接于挤出机的螺杆上,所述限流滑套与锥形面之间大小可调节的出料空隙。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上对应于限流滑套内壁上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与限流滑套内壁之间形成限流主腔,所述限流主腔的两端位置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件五,所述限流主腔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动限流滑槽轴向活动的推动机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环状的限流活塞板一和限流活塞板二,所述限流活塞板二靠近挤出机的出料端一侧,限流活塞板一靠近挤出机的进料端一侧,所述限流活塞板一的外周与限流滑套固定连接并密封,内周与螺杆抵压密封,所述限流活塞板二的内周、外周分别于限流滑套和螺杆抵压密封,限流活塞板一和限流活塞板二将限流主腔分隔从而进料端往出料端依次分布的限流腔一、限流腔二和限流腔三,所述限流腔一内设置有限流弹簧一,限流弹簧一弹性连接在限流活塞板一和限流腔一端面之间,所述限流腔三内设置有限流弹簧二,限流弹簧二弹性连接在限流活塞板二和限流腔三端面之间;所述限流腔二内填充有压力可调节的液压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内设置有与外界液压调节组件联通的油道,所述上螺杆对应于限流腔二的位置设置有限流油孔,所述限流油孔联通所述限流腔二和油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