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的估算方法及装置、介质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4137.1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2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焦晓康;焦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06F17/13;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阚梓瑄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染病 基本 再生 估算 方法 装置 介质 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的估算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时长和传染病由发病至确诊的时长,确定关于传染病的患者生成时长,其中,患者生成时长为易感者被感染并进入潜伏期时间点与转变为移除者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长;根据患者生成时长确定传染病模型对应的微分方程组的第一参数;确定起始统计时间点,以及获取由起始统计时间点至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实际感染者累计值;基于微分方程组,根据第一参数、实际感染者累计值和起始统计时间点反向推算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本技术方案能够在疫情早期便可以及时地确定准确度较高的基本再生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的估算方法、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的估算装置以及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染病对应的疫情常态化时期,需对传染病的传播效力进行有效地预测估算。
现有技术中使用SIR模型或者SEIR模型对现有患病人数进行拟合。可以通过拟合后模型的相关参数,获得疫情初期的基本再生数R0的值。
然而,由于传染病的疫情早期数据量较小,这种拟合的方式容易出现较大误差。而如果等传染病疫情发展一段时间(大于10天)后,数据量虽然足够大,但是获得的R0也没有及时地对政策提供参考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的估算方法、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的估算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在疫情早期便可以及时地确定准确度较高的基本再生数,从而有助于精准评估传染病流行程度,以及时地调整合理的防控政策。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的估算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传染病的潜伏期时长和所述传染病由发病至确诊的时长,确定关于所述传染病的患者生成时长,其中,所述患者生成时长为易感者被感染并进入潜伏期时间点与转变为移除者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长;
根据所述患者生成时长确定传染病模型对应的微分方程组的第一参数;
确定起始统计时间点,以及获取由所述起始统计时间点至当前时间点对应的实际感染者累计值;
基于所述微分方程组,根据所述第一参数、所述实际感染者累计值和所述起始统计时间点反向推算所述传染病的基本再生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根据所述传染病的潜伏期时长和所述传染病由发病至确诊的时长,确定关于所述传染病的患者生成时长,包括:
通过分布函数拟合所述传染病的潜伏期时长,得到第一分布;
通过分布函数拟合所述传染病由发病至确诊的时长,得到第二分布;
基于所述第一分布的参数值以及所述第二分布的参数值确定所述患者生成时长。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分布和所述第二分布均为正态分布;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分布的参数值以及所述第二分布的参数值确定所述患者生成时长,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4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系统及燃油系统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火阻燃装饰板材制造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