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OFDR光源非线性相位影响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9634.2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1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勋;陶艺文;夏明;欧中华;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许志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ofdr 光源 非线性 相位 影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减小OFDR光源非线性相位影响的系统,包括OFDR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测试光纤(6a),所述OFDR光路系统至少包括光环形器(4a)和第二3dB光耦合器(10);所述测试光纤(6a)一端连接光环形器(4a)的输出端口2,另一端连接第二3dB光耦合器(10)的输入端口2;
其中,所述OFDR光路系统包括可调谐窄线宽激光光源(1a)、第一光耦合器(2a)、主干涉仪和辅助干涉仪;
所述主干涉仪包括第二光耦合器(3a)、光环形器(4a)、偏振控制器(5a)、测试光纤(6a)和第一3dB光耦合器(7a),所述第二光耦合器(3a)的输出端口2与光环形器(4a)的输入端口1相连,所述第二光耦合器(3a)的输出端口3与偏振控制器(5a)相连,所述光环形器(4a)的输出端口2与测试光纤(6a)相连,所述光环形器(4a)的输出端口3与第一3dB光耦合器(7a)的输入端口1相连,所述偏振控制器(5a)的输出端与第一3dB光耦合器(7a)的输入端口2相连;
所述辅助干涉仪包括第一光耦合器(2a)、光环形器(4a)、测试光纤(6a)和第二3dB光耦合器(10),所述第一光耦合器(2a)的输出端口3与第二3dB光耦合器(10)的输入端口1相连,所述测试光纤(6a)与第二3dB光耦合器(10)的输入端口2相连;
其中,所述OFDR光路系统还包括偏振分束器,光电平衡探测器,数据采集卡(14)和信号处理系统(15);
所述第一3dB光耦合器(7a)的输出端口3与第一偏振分束器(8a)的输入端口1相连,所述第一3dB光耦合器(7a)的输出端口4与第二偏振分束器(9a)的输入端口1相连,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8a)的输出端口2与第二光电平衡探测器(12)的输入端口1相连,所述偏振分束器(8)的输出端口3与第一光电平衡探测器(11)的输入端口2相连;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9a)的输出端口2与第一光电平衡探测器(11)的输入端口1相连,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9a)的输出端口3与第二光电平衡探测器(12)的输入端口2相连;
所述第二3dB光耦合器(10)的输出端口3与第三光电平衡探测器(13)的输入端口1相连,所述第二3dB光耦合器(10)的输出端口4与第三光电平衡探测器(13)的输入端口2相连,所述第二光电平衡探测器(12)、第一光电平衡探测器(11)和第二光电平衡探测器(12)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卡(14)相连,数据采集卡(14)与信号处理系统(15)相连。
2.一种减小OFDR光源非线性相位影响的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减小OFDR光源非线性相位影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可调谐窄线宽激光光源(1a)发出的可调谐窄线激光经第一光耦合器(2a)分光后,一部分进入主干涉仪,另一部分光进入辅助干涉仪;
步骤2:进入主干涉仪的可调谐窄线激光经过第二光耦合器(3a)分光后,一部分光进入光环形器(4a)的输入端口1,从光环形器(4a)的输出端口2出来进入测试光纤(6a),测试光纤(6a)中的后向瑞利散射光从2端口进入至光环形器(4a)的输出端口3到达第一3dB光耦合器(7a),另一部分光则经过偏振控制器(5a)后到达第一3dB光耦合器(7a),与从光环形器(4a)出来的光信号发生拍频干涉,得到拍频信号I1(t);
拍频干涉后的光经过第一偏振分束器(8a)和第二偏振分束器(9a)后被分为P光和S光,分别被平衡探测器(11)和平衡探测器(12)探测;
步骤3:进入测试光纤(6a)的信号光通过测试光纤(6a)进入第二3dB光耦合器(10),与从第一光耦合器(2a)的输出端口3出来的光发生拍频干涉,得到拍频信号I2(t),干涉光分成两束,随即被平衡探测器(13)探测;
步骤4:平衡探测器将干涉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传至数据采集卡(14),数据采集卡(14)通过采样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系统(15)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96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