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手检测方向盘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9434.7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丹丹;孟凡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04 | 分类号: | B62D1/04;B62D1/06;B62D15/02;B32B5/02;B32B15/02;B32B15/085;B32B15/095;B32B15/14;B32B27/12;B32B27/32;B32B27/40;B32B33/00;B32B7/09;B32B7/12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张旭存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方向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手检测方向盘,包括方向盘骨架、发泡本体和皮革层,在发泡本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单元,在发泡本体与皮革层之间或发泡本体内设有传感器垫,所述传感器垫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线束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检测人手与方向盘轮圈的接触状态,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所述传感器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传感器层、隔离层、屏蔽层和底层,所述传感器层为金属丝缝合在隔离层上面,且对应该方向盘轮圈内侧的传感器层金属丝密度大于对应轮圈外侧的传感器层金属丝密度。该方向盘可完整集成离手检测功能;并通过不同抓握位置布置不同密度的金属丝传感器实现优化传感器垫分区,从而实现多区功能检测,减少零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方向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离手检测功能的离手检测方向盘。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汽车厂商对汽车自动驾驶级别的深入开发,及欧盟法规要求,澄清车辆控制的交接不能依赖于单一的信号源,需要两个及以上信号源的输入,例如离手检测、相机、按键、踏板、扭矩等,因此离手检测方向盘作为关键的传感器,此需求将必不可少。
离手检测方向盘关键点是自动驾驶和手动驾驶模式的安全切换。当车辆在两种模式间切换,汽车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根据驾驶员手势情况评估是否具备接管能力,以保证车辆安全切换。
目前离手检测传感器的分区定义有单区和多区,功能策略也不相同,零件成本差异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离手检测方向盘,零件低成本的同时实现多区功能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完整集成离手检测功能,实现多区功能检测,减少零件成本的离手检测方向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手检测方向盘,包括方向盘骨架、发泡本体和皮革层,其特殊之处是:在发泡本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单元,在发泡本体与皮革层之间或发泡本体内设有传感器垫,所述传感器垫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线束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检测人手与方向盘轮圈的接触状态,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内置算法判断人手状态并输出给整车执行器;
所述传感器垫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传感器层、隔离层、屏蔽层和底层,所述传感器层为金属丝缝合在隔离层上面,且对应该方向盘轮圈内侧的传感器层金属丝密度大于对应轮圈外侧的传感器层金属丝密度。
优选的是,所述隔离层为PU、PE或无纺布形成,用于隔离传感器层和屏蔽层。
优选的是,所述屏蔽层为等间距的金属网格形成并通过双面胶粘贴在隔离层下面,用于屏蔽干扰信号。
优选的是,所述底层为PU、PE或无纺布形成并通过双面胶粘贴在屏蔽层下面。
优选的是,在底层下面设有电热丝层,用于形成电加热层实现电加热功能。
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层布置在该方向盘的轮圈内侧且分为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分布在该方向盘轮圈内侧的上半部分,第二部分分布在该方向盘轮圈内侧的下半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采用一根独立的金属丝制成。
优选的是,当传感器层的检测输出结果大于等于电子控制单元设定的阈值,则结果输出为YES;反之输出结果为NO;若第一部分传感器层的输出结果与第二部分传感器层的输出结果均为YES,说明二部分与人手都有接触,则电子控制单元判定为抓握;若单独一部分或者二部分的输出结果是NO,则判定人手与传感器层无接触或仅是接触但并没达到抓握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传感器层分为左、右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分布在该方向盘轮圈的左半部分,第二部分分布在该方向盘轮圈的右半部分;二部分传感器层分别采用一根独立的金属丝制成;且每部分传感器层对应该方向盘轮圈内侧和3/9点钟手握正面区域的金属丝密度大于其它区域的金属丝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9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