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低碳染整前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7593.3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凌;李洪奇;夏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华亿绿色纺织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23/14;D06B23/04;D06B1/02;D06B23/18;D06B23/02;D06B23/20;D06B2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耿小强;滕胜利 |
地址: | 553000 贵州省六***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染整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低碳染整前处理系统,属于纺织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水洗进布架、助剂箱、煮炼箱、水洗箱、真空吸水装置和过滤及除油装置;水洗进布架和助剂箱相连接,助剂箱和煮炼箱相连接,煮炼箱和水洗箱相连接,水洗箱和真空吸水装置相连接,过滤及除油装置分别与助剂箱、煮炼箱相连接。本发明的纺织低碳染整前处理系统,织物经前处理水洗后,有效提高织物白度、毛效、水洗牢度、摩擦牢度,改善色光和手感,确保后续染色色泽均匀、色牢度好,通过过滤除油装置,实现零污水排放,循环用水的目标,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低碳染整前处理系统,属于纺织面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染整前处理主要是退浆、煮练、漂白。传统水洗机设上下两排被动导辊组,上下穿布,前处理工艺流程长,水洗单元多,耗水耗能,这一阶段的能耗约为印染整理过程总能耗70%以上。
目前,我国印染布的水耗、能耗:大约每万米布耗煤3吨、耗电450度、耗水300-400吨,能耗为国外的3-5倍,用水为2-3倍,增加了印染企业生产及污水处理成本。
在纺织品染色加工过程中,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节水、节能和减少污水排放问题,纺织品染色前处理加工用水量大、污水排放量也大,不仅因水价上涨而增加成本,更为严重的是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水资源不足,同时污水处理后排放标准也愈来愈严格。
由于我国水资源比较缺乏,利用率比较低且分布不够均匀,再加上,人们对水资源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所以迫切需要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目前染色前处理设备中,不管是绳状精炼还是平幅精炼,其耗水量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水洗箱内的传动辊张力大,引起尺寸不稳定、起皱、克重偏差等问题,污水过滤装置简单,只能过滤水洗箱中较大的颗粒物质,织物上退下来的浆料和油剂不能完全过滤掉。
因此,提供一种煮炼效率高、结构紧凑、耗水量低,水洗效率高、张力为零,过滤除油装置能清除污水中的油剂、织造浆料、粘附的尘污及其他杂质的纺织低碳染整前处理水洗系统,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低碳染整前处理水洗系统,煮炼效率高、结构紧凑、耗水量低,水洗效率高、张力为零,过滤除油装置能清除污水中的油剂、织造浆料、粘附的尘污及其他杂质,提高织物白度、毛效、水洗牢度、摩擦牢度,改善色光和手感,通过过滤除油装置,处理好的清水能循环利用,达到零污水排放的目的,该纺织低碳染整前处理水洗系统对于后续染色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低碳染整前处理系统,包括水洗进布架、助剂箱、煮炼箱、水洗箱、真空吸水装置和过滤及除油装置;水洗进布架与助剂箱相连接,助剂箱与煮炼箱相连接,煮炼箱与水洗箱相连接,水洗箱与真空吸水装置相连接,过滤及除油装置分别与助剂箱、煮炼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助剂箱包括助剂导布辊、蒸气挡板、第一助剂分丝辊、导布胶辊、助剂槽、排污阀、搅拌桶、泵、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线槽、溢流阀、喷淋管、第二助剂分丝辊、下轧辊、上轧辊、检修盖和助剂箱本体;助剂导布辊和蒸气挡板固定在助剂箱本体的左上部,第一助剂分丝辊、导布胶辊和助剂槽固定在助剂箱本体的中上部,排污阀固定在助剂槽的下部,搅拌桶固定在助剂箱本体的下部,泵位于搅拌桶的下部,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固定在搅拌桶上,搅拌桶通过管线与喷淋管相连接,线槽的底部与助剂箱本体的底部固接,线槽的上部与助剂槽的底部固接,溢流阀位于助剂槽的一侧,喷淋管位于助剂槽的上方,第二助剂分丝辊位于助剂槽的上方,下轧辊和上轧辊固定于助剂箱本体的右上部,检修盖位于助剂箱本体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华亿绿色纺织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华亿绿色纺织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7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阳极引射回流装置
- 下一篇:北工商游动微菌新菌种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