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道的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6345.7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琦美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2 | 分类号: | F16L55/172;F16B39/26;F16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修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螺栓,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拉绳、固定杆、第一弹簧、移动杆、圆板和限位组件,该用于管道的修复装置通过连接机构实现对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一级固定,通过第二弹簧的回复力实现对螺栓的固定,防止螺栓的松动,从而影响密封效果,这里通过固定机构实现对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全方位的固定,使得橡胶板更好的与主体抵靠,从而提高密封效果,实现对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二次固定,同时通过铆钉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橡胶板的更好,节约成本,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管道缺口的密封一般都是在缺口处焊接一块密封的铁板,但是此方法需要动火,一方面安全性不高,另一方面在焊接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气泡的产生,从而会存在微量泄漏,需要焊接技术高且具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傅才可实现对铁板完美的焊接,适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的修复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管道的修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圆心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
所述连接机构有两个,两个连接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两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螺栓,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第二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正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通孔,所述螺栓设置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所述螺栓穿过通孔位于螺纹孔内,所述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拉绳、固定杆、第一弹簧、移动杆、圆板和限位组件,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上,所述固定杆中空设置,所述圆板设置在固定杆的上方,所述移动杆设置在固定杆和圆板之间,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圆板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伸入固定杆内,所述移动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移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圆板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的顶端抵靠,所述螺栓上设有连通孔,所述拉绳的两端均与移动杆远离圆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绳依次绕过两个螺栓,所述拉绳位于连通孔内,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竖向定位孔,所述拉绳穿过定位孔与移动杆连接,所述拉绳与定位孔滑动连接;
所述圆板上设有U型开口,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U型开口内,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丝杆和螺帽,所述丝杆竖向设置在固定杆上,所述螺帽设置在U型开口的上方,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固定杆的顶端铰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U型开口,所述螺帽套设在丝杆上,所述螺帽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螺帽与圆板抵靠。
为了使得螺栓对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更好的固定,所述螺栓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螺栓的底端抵靠。
为了实现对拉绳的保护,所述连通孔的两端分别设有倒角。
为了使得拉绳更好的缠绕,使得拉绳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更好的抵靠,从而提高固定效果,所述移动杆远离圆板的一端设有连接球,所述连接球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球连接。
为了提高主体的密封性,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分别设有一块弧形橡胶板,两块橡胶板正对设置,两块橡胶板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为了便于更换,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设有若干铆钉,各铆钉均匀设置,两块橡胶板分别通过铆钉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琦美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琦美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6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