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1451.6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欧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婉玲 |
主分类号: | B65H20/06 | 分类号: | B65H20/06;B65H2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毛伟昕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用印 装置 及其 印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操作台顶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均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四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设有两个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四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一转轴外壁的一端均穿插设有支撑台,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传动设有传送带,本发明一种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通过在装置上设置有印染材料传输装置,使得在印染时,不需要工作人员自己去操作移动材料进行印染,装置可以自动传输材料进入后端的工作中,便于操作者的使用,从而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印染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工业材料进行印刷的操作工作中,在工业印刷生产时,由于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产量需求上越来越高,所以传统的人工印刷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所以该印染装置在工业印刷生产中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工具,其使得工业印刷的速度提高,也同时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产量,在使用该装置时,由于该装置的自动化的操作流线,且其上端不需要视同煤炭等污染环境的动力驱动,使得该装置属于一种环保节能的操作装置,便于在工业印刷的作业中大量地使用,且在设计制造该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时,一般会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外框以及内部零件设备,便于操作的正常进行。
现有技术中,在设计制造该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时,大部分设计者会注重装置的印染强度,以保证装置在工业印刷生产中可以保证高质量的印刷成品产出,但是使用此类自动化装置时,如果装置的传输装置没有一定的压紧拉伸的效果,在印刷时,由于印刷材料的褶皱会导致印刷装置的内部卡纸,使其中断印染工作,从而降低该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补料用印染装置及其印染方法,包括第一操作台,所述第一操作台顶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板,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均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四个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设有两个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四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一转轴外壁的一端均穿插设有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两端外壁的两侧分别与四个第一转轴外壁的一端穿插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传动设有传送带,且所述传送带内壁的一端与另外一个传动轴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台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弧形支撑条,四个所述弧形支撑条的一端均固定设有两个防护条,且两个所述防护条一侧的两端分别与四个弧形支撑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穿插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操作台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的两端转动均转动设有两个第一滚筒,且两个所述第一滚筒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内壁的两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筒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转轴,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一滚筒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三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外壁均传动设有第一皮带,且所述第一皮带内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外壁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滚筒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一滚筒的一端穿过支撑架的一侧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操作台一边侧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第二操作台,且所述第二操作台一边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操作台顶部的一端固定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均转动设有两个第二滚筒,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滚筒的一端固定设有第四转轴,其中另一个所述第二滚筒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外壁和第五转轴的外壁均传动设有第二皮带,且所述第二皮带内壁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转轴的外壁和第五转轴的外壁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婉玲,未经欧婉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