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检测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1128.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涂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燕霞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1/10;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检测 便携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检测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其结构包括水质检测槽、检测仪主体、显示屏、控制面板,还包括水质取样器,检测仪主体为矩形结构,水质检测槽嵌套于检测仪主体正面顶部,控制面板处于检测仪主体正面,显示屏嵌套于检测仪主体正面且位于水质检测槽与控制面板之间,水质取样器紧扣于检测仪主体右侧,本发明通过设有水质取样器,进而需要对养殖池的水质进行检测时,可以一次性对养殖池不同深度的水源进行取样,无需多次取样进行检测,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水质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特别的,是一种水质检测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水产养殖在现代生活中较为普遍,水产养殖中需要定期对养殖池的水进行检测,以及时了解水质情况,防止养殖池内生物受到伤害,但目前技术考虑不够完善,具有以下缺点:水质检测仪通常先对需要检测的水源进行取样,然后放入检测仪内进行检测,然而由于养殖池塘内不同种类的鱼养殖的生存深度不同,进而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水质进行取样检测,进而需要多次进行取样,操作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质检测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质检测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其结构包括水质检测槽、检测仪主体、显示屏、控制面板,还包括水质取样器,所述检测仪主体为矩形结构,所述水质检测槽嵌套于检测仪主体正面顶部,所述控制面板处于检测仪主体正面,所述显示屏嵌套于检测仪主体正面且位于水质检测槽与控制面板之间,所述水质取样器紧扣于检测仪主体右侧;所述水质取样器由水质储存装置、取样控制器、驱动马达、深度传感器组成,所述水质储存装置为圆柱结构且呈竖直放置,所述深度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于水质储存装置底部,所述取样控制器位于水质储存装置右侧且与水质储存装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马达处于取样控制器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质储存装置由取样瓶、密封机构组成,所述取样瓶设有四个且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紧靠在一起,所述密封机构嵌套于取样瓶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样瓶由取样瓶主体、进液机构组成,所述取样瓶主体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进液机构嵌套于取样瓶主体左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机构由驱动盘、密封块、牵引环、连接杆、驱动齿轮盘组成,所述驱动盘嵌套于取样瓶主体内底部,所述牵引环扣合连接于驱动盘四周,所述密封块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牵引环左端,所述驱动齿轮盘处于取样瓶主体下方,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于取样瓶主体底部中间,且上下两端分别与驱动盘底面和驱动齿轮盘上表面扣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样控制器由驱动连杆、传动齿轮、固定架组成,所述固定架竖直安装于水质储存装置右侧,所述驱动连杆设有四根且依次从上往下相互扣合排列于固定架内,所述传动齿轮嵌套于驱动连杆底部外侧且与驱动齿轮盘相互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连杆由限位块、固定轴柱、旋转槽、扣合槽、连杆主体、滑动块组成,所述连杆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旋转槽嵌套于连杆主体顶部,所述固定轴柱处于旋转槽中间,所述扣合槽位于连杆主体顶部且与固定轴柱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旋转槽内,所述滑动块扣合于滑动块底部且与旋转槽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机构由除杂刷杆、进液管道、过滤网、联动轴、驱动叶片组成,所述进液管道贯穿连接于取样瓶主体左侧,所述进液管道中间安设有过滤网,所述联动轴贯穿连接于过滤网中间,所述除杂刷杆一端与联动轴前端扣合,所述驱动叶片处于过滤网后方且与联动轴紧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块长度大于进液管道的直径-,继而当密封块与进液管道对应时,密封块可以有效的防止水从进液管道进入,便于对不同深度进行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燕霞,未经涂燕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