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修复模制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1007.4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5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J·D·汉森;J·C·丁格尔德因;S·D·斯考特;J·K·施罗德;B·R·布鲁利斯;M·C·多鲁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5/20 | 分类号: | A61C5/20;A61C5/77;A61C13/00;A61C13/09;A61C13/107;A61C13/20;A61C1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技术 | ||
一种用于在患者的口中形成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提供与所述患者的至少一个牙齿的定制配合件。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形成与所述牙齿的面部表面相对应的面部表面的面部部分和形成与所述牙齿的舌面表面对应的舌面表面的单独的舌面部分。所述模具主体被构造成与所述患者的所述牙齿结合以形成包括所述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的模具腔。
本申请是于2017年6月8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题为“牙修复模制技术”且中国申请号为201580066975.7、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12月7日的国际申请PCT/US2015/064195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牙修复。
背景技术
牙修复或牙填充利用用于改善缺失或不规则牙齿结构的功能、完整性和形态的牙修复材料。例如,牙修复可以用于在外部创伤后修复缺失牙齿结构,或者作为龋齿或蛀牙修复治疗的一部分。
修复牙科学传统上包括从受感染牙齿上钻掉蛀蚀部分(通常称为“制备”牙齿),然后使用简单的工具和高水平的工艺来隔离、回缩、填充和轮廓化成品修复体。经由橡皮障进行高质量隔离是麻烦的,经常会跳过经由棉角色进行的不太有效的隔离,从而增加了使修复体寿命降低的污染的风险。回缩软组织和硬组织包括操纵细绳、楔形物和基质带,并且不完善的技术可能会导致污染、近侧区域中的残留毛边和不良适配的触头。
虽然“主体填充”修复材料和高强度固化光有助于相对快速地填充深腔(例如,4-5mm),但许多修复以单一色调完成,因为从业者可能不确定用于修复材料的多种色调或多种类型的正确分层协议。最后,在制备好的牙齿上几乎没有几何形状引导可用,最终填充水平和咬合面表面几何形状的形成可包括使用牙修复材料进行的过量填充,之后针对被麻醉患者的牙齿触点和咬合功能进行磨削和检查的迭代过程。该过程对于牙修复来说可能是最耗时的,这里的失误可能导致牙齿过敏和返回访问以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结合有将牙修复材料直接模制在位于患者口内的牙齿上的牙修复技术。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包括用于牙修复的方法、用于牙修复的定制工具和用于生产牙修复所用的定制工具的技术。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包括提供针对个体患者定制的模具腔的工具。在一些示例中,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此类定制工具。
在一个示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患者的口中形成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模具主体提供与患者的至少一个牙齿的定制配合件。模具主体包括形成与牙齿的面部表面相对应的面部表面的面部部分,并且进一步包括形成与牙齿的舌面表面对应的舌面表面的单独的舌面部分。所述模具主体被构造成与所述患者的所述牙齿结合以形成包括所述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的模具腔。
在另一个示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定制工具和牙修复材料的套件。
在另一个示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患者的口中形成牙修复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模具定位在患者的牙齿的一部分上。该模具与牙齿结合以形成包括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的模具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牙修复材料注入模具腔内;允许牙修复材料在模具腔内固化以改善牙齿;以及从患者的牙齿移除模具。
在另外的示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患者的口中形成牙修复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牙修复材料放置到患者的牙齿的一部分上并将模具定位在牙齿的该部分上。该模具与牙齿结合以形成包括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的模具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允许牙修复材料在模具腔内固化以改善牙齿,并从患者的牙齿移除模具。
在另一个示例中,本公开涉及一种制备用于在患者的口内形成牙齿的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获得患者的口的三维扫描数据;以及基于患者的口的三维扫描数据而对用于形成牙齿的牙修复体的定制工具进行三维打印。定制工具被构造成与患者的牙齿结合以形成包括牙齿的缺失牙齿结构的模具腔。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细节示出于附图和以下说明中。从说明、附图、以及从权利要求书中,本公开的其他特征、目标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