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5102.3 | 申请日: | 202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斌 |
主分类号: | F24F8/158 | 分类号: | F24F8/158;F24F8/22;F24F8/20;F24F11/89;F24F13/24;F24F1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空气净化 消毒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包括安装座和基体,在基体内设有风机、净化机构、粗滤机构、降噪机构、紫外线杀菌灯、过氧化氢喷雾消毒装置和出风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顶端均呈弧形状的降噪内管和降噪外管,降噪内管和降噪外管均呈试管状结构,所述降噪外管罩设在降噪内管外周,在降噪内管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在出风机构一侧还设有吸能机构。本发明通过降噪外管和降噪内管的设置,并配合其他降噪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进风冲击,从而有效减小设备的工作噪声,同时设置多重空气过滤净化装置,以及紫外线消毒灯和过氧化氢喷雾消毒装置,能显著提升对医用环境中空气的净化过滤和消毒灭菌效果,同时满足病房内对设备静音运行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减少空气噪声的医用空气净化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医疗系统一般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避免空间内细菌堆积造成交叉感染,医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净化效率较高,能够有效过滤细菌颗粒物。
中国专利文献CN108151177B公开了一种医疗用手术室空气净化装置,属于医疗用品设备领域。所述进气口安装在箱体后部的中央位置,所述紫外线生成器固定在箱体后部上方,所述发热板为一形状与箱体内部横切面形状相同的铁板,所述竹炭吸附过滤板固定在发热板的前端,所述水箱隔板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出气口固定在箱体前端中央位置,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箱体顶端,所述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箱体内的水箱隔板右边,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水箱隔板上,所述气味传感器固定在温度传感器左侧。该发明通过紫外线发生器对空气进行杀菌灭毒,发热板对空气加热,竹炭吸附过滤板对空气除异味和杂质,保障了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以该专利申请文件为典型,现有的医疗手术室空气净化装置通常没有设置消声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保证输风效果,气流在经风机或者风扇加速后会在装置内部发生摩擦冲击,产生较大声噪,考虑到手术室需要安静的环境,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能够减少空气噪声的医用空气净化消毒设备。一般来说,对于声噪的处理,常规处理主要有三种办法,其一为设置较长的消声通道,在通道中逐渐较低气流动能,继而降低其摩擦产生的声能,较长采用的为螺旋管道,逐步降能;其二为采用更好的消声材料,在消声通道内更好的吸收气流能量;其三为在消声通道中,在局部使气流突然加速,提升其动能,或者在局部使气流与管壁产生冲击使其在局部产生剧烈摩擦产生声能然后通过消声结构,集中快速降能,此种方式气流对局部结构的冲击力大,若冲击力朝向某个方向,在气流冲击过大时,甚至可能影响装置的稳定性,使其容易向一侧方向倾倒,此种方式的缺陷还在于气流在局部加速后,其局部声响其实是增大了,若没有及时降低,或者声响超出对应位置消声机构消声性能负荷临界值,声响极可能直接穿透设备,向外传送,这就会影响总体消声效果的实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包括安装座和基体,在基体内设有风机、净化机构、粗滤机构、降噪机构、紫外线杀菌灯、过氧化氢喷雾消毒装置和出风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包括顶端均呈弧形状的降噪内管和降噪外管,降噪内管和降噪外管均呈试管状结构,所述降噪外管罩设在降噪内管外周,在降噪内管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排气孔,在出风机构一侧还设有吸能机构。本发明通过降噪外管和降噪内管的设置,并配合其他降噪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进风冲击,从而有效减小设备的工作噪声,同时设置多重空气过滤净化装置,以及紫外线消毒灯和过氧化氢喷雾消毒装置,能显著提升对医用环境中空气的净化过滤和消毒灭菌效果,同时满足病房内对设备静音运行的需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包括基体和安装座,所述基体安装在安装座上,在基体内设有风机、净化机构、粗滤机构、出风机构,所述基体内还设有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底部连接风机的出风端,风机的进风端连接净化机构的出风端,在净化机构的进风端设置有粗滤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斌,未经李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阵列式电磁移印定位盒
- 下一篇:一种同轴电缆曼彻斯特编解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