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灭弧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1639.2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毕冬丽;李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2 | 分类号: | H01H33/662;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721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灭弧室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公开了一种真空灭弧室结构。真空灭弧室结构包括绝缘外壳、屏蔽筒、静导电杆以及动导电杆,屏蔽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与屏蔽筒之间形成真空腔,静导电杆和动导电杆穿设于真空腔并能够相互抵接,以在真空腔内形成电场,本发明还包括第一屏蔽环组件和第二屏蔽环组件,第一屏蔽环组件设置于真空腔内并连接于一个绝缘外壳内壁,静导电杆穿设于第一屏蔽环组件,第二屏蔽环组件设置于真空腔内并连接于另一个绝缘外壳内壁,动导电杆穿设于第二屏蔽环组件,第一屏蔽环组件和第二屏蔽环组件共同用于均衡真空腔内电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结构。
背景技术
电弧是由于电压过高,电场强度较大,气体发生电崩溃而持续形成等离子体,使得电流通过空气所产生的瞬间火花现象。真空灭弧室,又叫做真空开关管,主要由瓷壳、屏蔽筒、导电回路、动触头以及静触头组成,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灭电弧,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
真空灭弧室中所用屏蔽筒采用无氧铜、不锈钢、电工纯铁或者铜铬合金等材料制成,减轻触头在燃弧过程中产生的金属蒸汽和液滴喷溅对绝缘外壳内壁的污染。但是由于屏蔽筒所用材料的限制,会影响真空灭弧室中电场分布,不能使之均匀分布,进一步影响产品的绝缘水平,存在质量隐患。其次,现有的真空灭弧室结构为四节瓷壳全屏蔽结构。四节瓷壳全屏蔽结构的灭弧室,四节瓷节之间利用分节环连接,瓷壳要保证同轴度的要求,四节瓷壳无法完全对称,装配难度大,成本过高,屏蔽筒包裹在四节瓷壳的内部,导致真空灭弧室的直径过大,而且使屏蔽筒的散热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灭弧室结构,结构简单,均匀真空腔内部电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灭弧室结构,包括绝缘外壳、屏蔽筒、静导电杆以及动导电杆,所述屏蔽筒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与所述屏蔽筒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静导电杆和所述动导电杆穿设于所述真空腔并能够相互抵接,以在所述真空腔内形成电场,还包括:
第一屏蔽环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内并连接于一个所述绝缘外壳内壁,所述静导电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屏蔽环组件;
第二屏蔽环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内并连接于另一个所述绝缘外壳内壁,所述动导电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屏蔽环组件;
所述第一屏蔽环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环组件共同用于均衡所述真空腔内电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屏蔽环组件和所述第二屏蔽环组件均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屏蔽环。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外壳的内壁上设置环形凸起,位于所述绝缘外壳中部的所述屏蔽环上对应所述环形凸起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卡接于所述环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化层,位于所述绝缘外壳中部的所述屏蔽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化层焊接于所述绝缘外壳内壁。
作为优选,在所述绝缘外壳两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金属化层,位于所述绝缘外壳两端的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化层焊接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内壁。
作为优选,在所述屏蔽环的端部沿其周向凸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向靠近所述屏蔽环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加强部用于加强所述屏蔽环端部的电场。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凸起,使所述绝缘外壳爬电距离增大,其中爬电距离是指所述动导电杆和所述静导电杆周围的所述绝缘外壳被电极化,使所述绝缘外壳呈现带电现象的带电区。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环沿所述绝缘外壳轴向方向的宽度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头戴式AR增强现实装置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鸭子烤制时的悬挂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