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清洁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1394.3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义;石敏;呼木吉乐图;王冰;赵志刚;曹红旺;孙燕霞;童正;徐伟;韩立刚;石志强;赵俊文;徐鹏祥;鲍金山;张凌伟;马雪姚;曹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40/10 | 分类号: | H02S40/10;H02S5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黄玉清 |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清洁 监测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清洁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二安装板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与固定板板对光伏板进行固定,有利于提高装置安装稳定性,通过设置防护框可以更好的对光伏板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控制器对光伏板表面积灰程度进行收集,有利于提高对光伏板的使用效率,通过设置增益天线可以更好的对采集数据进行上传,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清洁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沉积在光伏组件表面的灰尘积垢会导致组件的转换效率下降,因此有必要针对灰尘、积垢对光伏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国内外一些专家也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有文献得出积灰密度与光伏组件上层玻璃相对透光率、光伏组件工作温度以及发电功率的耦合关系;通过搭建试验平台验证了灰尘积累浓度越高,组件性能下降越大;研究表明,组件电压和功率的降低主要取决于污染物类型和沉积水平,灰尘污染物是光伏组件电压中影响最大的粉尘颗粒,当表面布满灰尘污染物时,组件电压约下降25%,严重影响电站的发电效率。
根据调研,目前我国大部分光伏电站仍仅根据人工观察光伏电池的积灰程度来确定是否开展清洁工作,过分依赖运维人员经验,缺乏科学性,而且人工清洁作业工作量大、成本高,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清洁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清洁监测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的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定位板相靠近的一侧之间且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电路板。
作为优选,所述光伏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框。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的外侧等距开设有散热缝。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增益天线。
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监测模块,所述电路板顶部且靠近监测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评估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盒的外侧设有控制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增益天线、光伏板、控制器和电路板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光伏清洁监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底板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将防护框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板的顶部,在防护框的内部安装光伏板,在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安装增益天线,然后在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控制盒;
S2、通过电路板顶部的监测模块对光伏板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进行检测,然后监测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评估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未经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