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0644.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范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明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管用 玻璃 退火 装置 | ||
1.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包括手柄(1)和连接头,所述手柄(1)和连接头之间通过密封垫圈(2)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内设置有丙烷气管(3)和空气气管(4),所述连接头由壳体(5)和一组可流通气体的分隔组件组成,所述分隔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5)的内部,并将其内部至少分隔出三个相连通的气体混合区,所述壳体(5)的顶部具有中心通孔(501)和均布于所述中心通孔(501)四周的旁孔(502),所述中心通孔(501)的直径大于所述旁孔(502)且其高度高于所述旁孔(502),所述丙烷气管(3)、空气气管(4)、中心通孔(501)和旁孔(502)均与所述气体混合区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共轴设置有侧壁与所述壳体(5)的内壁相匹配的凸盘(6)、凹盘(7)、多孔盘(8)和中心孔盘(9),所述凸盘(6)、凹盘(7)、多孔盘(8)、中心孔盘(9)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中心孔盘(9)与所述壳体(5)的顶部之间也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盘(7)、多孔盘(8)之间的间隙为第一气体混合区(100),所述多孔盘(8)、中心孔盘(9)之间的间隙为第二气体混合区(200),所述中心孔盘(9)与所述壳体(5)的顶部之间的间隙为第三气体混合区(3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外轮廓为直径逐渐向上缩小的圆台型,其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凸盘(6)的直径大于所述凹盘(7)、多孔盘(8)和中心孔盘(9)的直径,且所述凸盘(6)的两侧与所述壳体(5)、密封垫圈(2)通过紧固螺钉(10)紧固在一起,所述凹盘(7)、多孔盘(8)和中心孔盘(9)三者的直径相同且其侧壁的底部依次相抵接,所述凹盘(7)的侧壁底部抵接于所述凸盘(6)的表面,所述中心孔盘(9)的侧壁的顶部抵接于所述壳体(5)的顶部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盘(6)的中心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内孔(601),所述内孔(601)与所述空气气管(4)相连通;所述凸盘(6)的边侧具有与其表面相平的第二内孔(602),所述第二内孔(602)与所述丙烷气管(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盘(7)的中心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孔(601)共轴的凹孔(701),所述凹孔(701)的底部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孔(601)且其底部开口与所述凹盘(7)的底面的连接处(702)为弧形面,所述第一内孔(601)和所述第二内孔(602)通过所述凹孔(701)与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100)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701)的顶部凸出于所述凹盘(7)的表面,且所述凹孔(701)的开口直径自其底部向上逐渐扩大形成喇叭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盘(8)的侧边均布有一组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混合区(100)与所述第二气体混合区(200)的流通孔(801),所述多孔盘(8)的底面具有一与所述凹孔(701)共轴的尖部(802),所述尖部(802)伸入所述凹孔(701)内且不与所述凹孔(701)、第一内孔(601)接触,所述多孔盘(8)的顶面具有一环状凹槽(80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盘(9)的顶面下凹,且所述中心孔盘(9)的中心具有底部开口凸出于其底面的通气孔(901),所述通气孔(901)与所述壳体(5)的中心通孔(501)共轴且与所述中心通孔(501)和旁孔(502)相连通,所述中心孔盘(9)的底面与其侧壁之间为弧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X射线管用玻璃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一侧的外轮廓为连续的弧形侧壁(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明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明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6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式网带烧结炉
- 下一篇:一种基于工作单位的车辆搭乘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