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以检测骨骼轴向受力情况带钢针固定装置的外固定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0315.7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华;方航;毛芸生;孙威;叶真孜;陈一钦;荀一;王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以 检测 骨骼 轴向 情况 钢针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检测骨骼轴向受力情况带钢针固定装置的外固定架,包括固定环、钢针固定件、钢针和泰勒连接杆,所述固定环设置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一对,每根泰勒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倾斜的连接在两个固定环上;每根钢针均通过钢针固定件固定在固定环上;所述泰勒连接杆包括第一万向节上端连接件、万向节连接销、第一万向节下端连接件、双向螺母、连杆传感器、长连接螺管、长螺杆和第二万向节,第一万向节下端连接件通过双向螺母连接连杆传感器的上端,连杆传感器的下端与长连接螺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通过六根连杆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外固定架上的受力情况,结合测力鞋垫或体重计,可以得出患者骨骼的轴向受力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矫正、康复指导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检测骨骼轴向受力情况带钢针固定装置的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骨骼外壳手术治疗过程中,外固定架已经广泛的运用,其造成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快,矫形康复效果好。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架包括单臂外固定架、ilizarov外固定架、泰勒外固定架等。其中单臂外固定架是通过钢针将骨骼固定在单臂上,只能进行骨折的愈合,不能进行骨骼矫形。Ilizarov外固定架由多个固定环与六根可伸缩的连杆组成,固定环通过克氏针固定在骨骼上,通过调整六根连杆的长度,调整固定环直接的相对位置,可用于骨折康复以及畸形矫正。在ilizarov外固定架架的基础上,改良形成了泰勒架,泰勒架的六根连杆与固定环组成了六轴并联机构,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可以实现通过与计算机软件配合,可以更加精准的进行复杂畸形矫正以及骨折康复治疗。泰勒外固定架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上下固定环
2、连接固定环与骨骼的钢针或克氏针
3、六根可调节长度的连杆
4、连接固定环与钢针、连杆的连接件
使用外固定架进行骨科手术治疗时,由于不能及时的获取骨骼恢复情况,为了避免摘除外固定架后再骨折,通常需要患者在骨骼基本愈合后继续装配外固定架1-2个月,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并存在针道感染的风险。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X光片观察骨骼愈合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摘下外固定架,但被证明并不准确。
目前被证明科学有效的判断是否摘除外固定架时机的方法是测量外固定架的轴向载荷分担比,即在一定轴向力作用下,外固定架所提供的支撑力占外部施加载荷的比例。目前这种方法在单臂外固定架以及ilizarov外固定架上已经使用。但测量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将原有的支撑杆拆除,安装上带有传感器的连杆,在进行轴向力学测试。在这过程中,很容易损伤未愈合的骨骼,且反复的拆装对于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压力,不利于骨骼的康复。
在患者愈合过程中如果外固定环直径过大,或固定针装置不稳,很可能导致外固定架整体刚度不足,不能有效的支持患者的重量,影响患者的恢复,严重的可能对患者的骨骼造成二次伤害,危害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外固定架在拆除前需要测量外固定架的轴向载荷分担比时需要将支撑杆拆除再安装上带有传感器的连杆进行轴向力学测试导致的反复拆装对患者身心带来极大压力,不利于骨骼康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检测骨骼轴向受力情况带钢针固定装置的外固定架,可以通过六根连杆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外固定架上的受力情况,结合测力鞋垫或体重计,可以得出患者骨骼的轴向受力情况,同时设计了特殊的钢针固定装置,在不改变外固定架环的大小的情况,提升钢针以及外固定架整体的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