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089.0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康;康瑞祥;罗伟锦;邱水兵;曾庆河;傅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5/16;F04D29/42;F04D29/70;F04D29/62;F04D29/44;F04D29/46;F04D29/2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扇,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过滤装置,设置于机壳上,并至少覆盖进风口设置;风轮组件,设置于机壳内,并与进风口相连通;出风风道,设置于机壳内,连通风轮组件和出风口。通过将风轮组件设置于机壳内,消除了用户接触到风轮组件的安全隐患。通过在机壳内设置出风风道并使其连通风轮组件和出风口,可以实现导风功能,并且无论风轮组件产生哪个方向的气流,该气流均可被出风风道导向出风口,降低了风量损失,提升了吊扇能效。通过在机壳上设置过滤装置,有利于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并能避免杂质在机壳内累积,进而提升了吊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吊扇的清洁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吊扇的扇叶为外露状态,用户在使用吊扇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高速旋转的扇叶从而造成意外,且单纯地向室内送风也难以满足用户对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扇。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吊扇,包括:机壳,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过滤装置,设置于机壳上,并至少覆盖进风口设置;风轮组件,设置于机壳内,并与进风口相连通;出风风道,设置于机壳内,连通风轮组件和出风口。
本发明提供的吊扇,包括机壳、过滤装置、风轮组件和出风风道。其中,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轮组件设置于机壳内,并与进风口相连通,出风风道设置于机壳内并连通风轮组件和出风口。过滤装置设置于机壳上,并至少覆盖进风口设置。在空气由进风口进入机壳内之前,会接触过滤装置,以对各种尺寸的污染物进行过滤。一方面,提升了经进风口、风轮组件、出风风道流动最终从出风口流出的气流的洁净程度。另一方面,还可避免杂质在机壳内各个部件上的累积。
此外,在吊扇运行过程中,风轮组件在机壳内运转,机壳可防止用户直接接触运行中的风轮组件。风轮组件运行时会在机壳内形成一定的负压,进而通过机壳上的进风口吸入空气,在风轮组件的旋转作用下,产生具有一定风压和风速的气流,并将气流送入出风风道,当出风风道中充满气流时,出风风道内部气压升高,使气流最终可从出风口流出,实现向用户送风。
也即,本发明提供的吊扇通过将风轮组件设置于机壳内,消除了用户接触到风轮组件的安全隐患。通过在机壳内设置出风风道并使其连通风轮组件和出风口,可以实现导风功能,并且无论风轮组件产生哪个方向的气流,该气流均可被出风风道导向出风口,降低了风量损失,提升了吊扇能效。通过在机壳上设置过滤装置,有利于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并能避免杂质在机壳内累积,进而提升了吊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吊扇的清洁难度。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吊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装置包括:安装座,与机壳相连接,并位于进风口处;过滤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装置包括安装座和过滤组件。其中,安装座与机壳相连接,并位于进风口处,过滤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上。通过设置安装座可实现过滤组件快捷的拆卸,降低过滤组件的装配难度,同时便于过滤组件的更换。并且,安装座位于进风口处,可确保过滤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上时,能够覆盖进风口而不会发生偏斜,保证了过滤组件的稳定安装。此外,过滤组件的形状与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使流向进风口的空气能够得到充分的过滤,从而提升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设置于安装座内;第二过滤部件,设置于安装座内,位于风轮组件和第一过滤部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纤类型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板材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