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车间除尘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5278.0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斌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车间 除尘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车间除尘循环系统,属于除尘系统领域。包括设备室和生产室,且生产车间内设置有水循环系统和风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设备室内的至少一个水箱,所述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有主水管道,所述主水管道延伸至生产室顶部,其上设置有若干副水管道,且副水管道上设置有若干朝下方输出的出水喷头;所述风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设备室内的混气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进气口与生产室连通,净化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混气装置的输入端,混气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主气管道延伸至生产室顶部,主气管道上设置若干出气喷头;其中,混气室的输入端还设置有连通生产车间外部的第二进气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尘系统领域,涉及一种生产车间除尘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生产车间中,我们对于车间生产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能在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废气,直接排放的话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不符合现代绿色生产的环保概念;也可能对于特定的生产产品来说,需要要求生产车间为净化车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车间内的空气和压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也可能车间内持续产生扬尘,工作人员长期吸入后会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净化效果显著、空气循环流畅、生产过程安全、车间内温度、压力和有害物质浓度可控的铝箔纸生产车间的空气净化循环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生产车间除尘循环系统,解决了生产车间内的空气不流通,由于机器持续的运转,导致生产车间内的空气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等问题;室内空气干燥,扬尘更加不易降落,漂浮在空气中,被吸入人体,长期以往会产生消极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车间除尘循环系统,包括生产车间,所述生产车间内部包括设备室和生产室,且生产车间内设置有水循环系统和风循环系统: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设备室内的至少一个水箱,所述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有主水管道,所述主水管道延伸至生产室顶部,其上设置有若干副水管道,且副水管道上设置有若干朝下方输出的出水喷头;
所述风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设备室内的混气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进气口与生产室连通,净化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混气装置的输入端,混气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主气管道延伸至生产室顶部,主气管道上设置若干出气喷头;其中,混气室的输入端还设置有连通生产车间外部的第二进气口。
本发明不设定生产车间具体的生产工作,但适用于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扬尘,且存在生产车间内的空气不流通,由于机器持续的运转,导致生产车间内的空气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等问题的车间;室内空气干燥,扬尘更加不易降落,漂浮在空气中,被吸入人体,长期以往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提供了一种生产车间除尘循环系统。
本发明设置了两个区域,将除尘设备与生产区域分开,并在设备室的墙壁上设置与外界连通的门,工作人员可以在设备室内,通过控制系统监测生产室内空气情况,对水循环系统和风循环系统进行控制,基本上不进入生产室,不用打扰生产室内工作人员的生产工作。
本发明设置了水循环系统和风循环系统。其中,水循环系统用于对生产车间内部区域进行加湿,通过从车间顶部向下喷洒水雾的方式,使车间内的扬尘进行沉降落在地表,而非漂浮在空气中,减少工作人员吸入量;风循环系统用于对生产车间内的污浊高热空气进行回收净化后,与外部空气混合降温后,再将洁净空气排入车间内部,既能提高车间内部的空气质量,也做到了不向外排放污染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室内分布有若干个生产区,生产区内放置有生产用机器;其中,出水喷头分布在生产区上方。
本发明中,出水喷头可以采用雾化喷嘴作为喷头,使得出水喷头向空气中喷出水雾,从而使得空气湿度增大的效果明显;同时将出水喷头设置在生产区上方,从而使水雾在掉落的生产区内,对生产区内产生的扬尘进行精准捕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斌,未经张旭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5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